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扬名《导论》 著誉《战国》

http://www.newdu.com 2017-10-12 未知 贾鹏涛 参加讨论

    扬名《导论》 著誉《战国》
    ——评《杨宽著作集》

《杨宽著作集》 杨宽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杨宽(1914-2005)先生,字宽正,我国著名的历学史家、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先驱者。2016年7月,《杨宽著作集》第一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付梓。
    第一辑有八种十本,分别是:《中国上古史导论》(以下简称《导论》)《古史新探》《古史探微》《西周史》(上下册)《战国史》《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上下册)《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八十年前写成的《导论》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终于实现了杨先生生前的愿望。
    一
    《导论》成稿于杨先生1938年任教广东省立勷勤大学期间,1941年被收入童书业、吕思勉编著《古史辨》第七册上编。《古史辨》共出版了七册,以第七册的分量最大,分上、中、下三编,总计80万言,其中《导论》占去了四分之一的篇幅。
    以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认为神话演变是儒士的有意作伪,在方法上主要以文献资料为中心。被称为“古史辨的集大成者”的杨先生,则以神话学的方法研究古史。他认为:夏以前的古史传说全出自神话,中国古代民族分为东西二系,古代神话亦不外东西二系,“邹鲁之所传多为周人西戎之神话传说,而淮楚与秦之所传乃能保存殷人东夷之神话传说。”他进而提出,古史上的人物和故事,会在传者转述中由一变二变三以至于无数,这就是被史家童书业称颂的“杨宽最厉害的武器”——神话演变分化说。关于神话的演变分化,杨先生认为是自然形成的,不是儒士们的故意作伪,他说:“古史传说之先后发生,自有其层累,亦有其演变发展之规律,非出向壁虚造,庙号与神袛称号之混淆,实为神话转变为古史之主要动力,此多出自然之演变,智识阶级之润色与增饰,特其次要者耳。”
    今天论及“古史辨学派”的学者,都不会遗漏杨先生的大名,但杨先生自称他的古史研究并无家派之见。他说:“余之治古史学,本无家派之成见存于心,仅依据一般史学方法之步骤以从事而已。”正因为不抱门户之见,他才能突破学派的畛域,而博采众家之长,借鉴王国维、顾颉刚、吕思勉、傅斯年、徐中舒、郭沫若等史家的观点和方法。正因如此,童书业才说:“顾颉刚先生以后,集‘疑古’的古史学大成的人,我以为当推《中国上古史导论》的著者杨宽正先生。”《导论》在日本学界亦收获了声誉,日本史家贝冢茂树言:“从疑古派中出现了像杨宽先生这样的人物,在充分摄取释古派的方法和成果的同时,正积极开拓一个可以称为‘新疑古派’的新境地。它暗示着一条可以推动现代的古史研究的前进途径。”毋庸置疑,《导论》可称为杨先生的名山之作,而以单行本再次面世,更便利了今日古史学者的参考研究。
    二
    《杨宽著作集》第一辑的另一个特色,是收录了杨先生战国史研究的全部成果。杨先生的战国史著作,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史学史上的经典。这一研究,始于七十余年前。1939年,顾颉刚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邀请上海的吕思勉、童书业、杨宽等人以名誉研究员的身份承担部分工作,其中杨先生负责编辑战国史料。1941年日军占领上海租界后,杨先生隐居家乡青浦潜心研究战国史。1954年,杨先生补充、修改任教于复旦大学的部分讲义,写成1955年版《战国史》。此书至今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修订,即1980年第二版,1998年第三版。第一版仅24万言,第二版扩充到42万言,第三版达到56万言。三个版本的基本框架按照社会经济的变化、合纵连横与兼并战争、思想文化三个板块对战国的历史进行论述,展现出一个社会激荡、政体革新、群雄并起、百家争鸣的“古今一大变革之会”(王夫之语)。除了在内容上进行大量增补外,前后三版最重要的变化在于历史理论的运用。第一版,初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尝试,采纳西周领主封建说的古史分期观;第二版,成熟、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典范,古史分期观转变为战国封建说;第三版抛弃了教条的古史分期观,提出“中国历史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规律,既没有经历像希腊、罗马那样的典型奴隶制,也没有经历像欧洲中世纪那样的领主封建制。”
    作为杨先生用力最深、修改次数最多、成就最大的学术成果,《战国史》自然而然获得的声誉最著。童书业言:“《战国史》是一部史料和考证相当充实、正确又能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来研究战国历史的著作。”王子今谓:“这部断代史研究的经典,不仅可以看作上一世纪古史研究高水准成果的一个纪念,又为学界新人提供了具有标范意义的学术样板。”台湾学者李勉世说:“战国史册,秦火之后,前人已怨叹史料缺乏,茫昧无征,经过杨宽的努力探索,战国的真实面貌,大致可以重现于世。”因此,将《战国史》视为杨先生的代表作毫不为过。
    三
    《战国史》三版的修订都是在《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基础上,是书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编撰,到90年代最后出版,编写时间超过半个世纪,这是杨先生所有著作中历时最久、最费功夫的一部书;《古史新探》是一部探讨井田、乡遂、宗法、学校以及各种礼制,同时还着重讨论了周代农业生产工具、生产状况,试图通过具体研究弄清中国古代社会性质,后此书大部分内容被编入《西周史》;《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和《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是杨先生应日本学界邀请而研究的课题,是中日友好学术交流的结晶。前书上篇纵论中国黄帝陵的起源与变迁,中篇补述先秦墓上建筑、墓祭的起源和发生时代、坟墓的等级,下篇讨论先秦墓上建筑和秦汉陵园布局。后书上编论述先秦到唐代封闭式都城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变化,下编探讨宋元明清都城制度变革的来龙去脉及北宋东京的新结构和新街市等;《古史探微》原名《杨宽古文论文选集》,为杨先生晚年亲自挑选论文的合集。
    总之,《杨宽著作集》的出版必将嘉惠学林,可使我们更为全面认识杨先生的学术成就,亦为研究杨先生的史学思想提供便利。除了第一辑所包含的这些大部头著作之外,他还写过许多历史专著,如《中国古代冶炼技术发展史》《中国历代尺度考》;也写过许多历史通俗读物,如《商鞅变法》《秦始皇》。此外,尚有二百余篇已发表的文章及未刊档案未整理,计约有一百余万字。这些著述,对于了解杨先生的学术研究,都是重要和不可忽视的学术资料。由此,我们期待着《杨宽著作集》第二辑赓续出版。(作者系大连大学历史学院 讲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