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方言学 >

甘青河湟方言名词的格范畴(12)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中国语文》2013年第3期 张安生 参加讨论

    3.1.3 前置词的特点
    1)与格助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置词都属于汉语动源词,如表4所列“把、给、对、带、在
    2)前置词的范畴分布、地域分布都有差异。向格普遍可用前置词,其他七格青海片普遍可用前置词,河州片除康乐之外的各点用得很少,少量前置词也一般出现在汉民话里(如临夏、循化、夏河)。因而就词项多寡和范畴分布而言,河州片前置词匮乏,属于后置词优势型方言,青海片大部分点属于前、后置词并用型方言(详第四节)。但是如果仅就词项多寡而言,青海片多数点以及河州片的康乐,表达格意义的前置词也十分有限。例如西宁回民话,从属格本土常用词只有“带、往”两个(不包括“青普话”中的共同语渗透词项),康乐话只有“在、来、往、到”四个。因而,青海片事实上也存在前置词总量匮乏的特点。
    3)河湟方言(主要是青海片)表达从属格意义的某些前置词已语法化为超级跨类多功能通用词,语义也高度抽象化。像青海片的“带”可用于向格之外的所有从属格,康乐的“来”可用于位格之外的所有从属格(见表4)。例如康乐话:
    
    从属范畴前置词的大跨度语法化,在河湟周边方言中也有发现,可以为我们考察河湟方言此类标记语法化的特点、词源及本字提供重要参照。请看表5几个前置词的比较,表中白龙江下游方言引自莫超(2004),余为笔者调查。
    
    3.2 宾与格、方所格助词与相关标记的讨论
    3.2.1 宾与格助词“哈”与前置词“把”
    1)“哈”的合音
    宾与格标记“哈”在多数点都出现了弱化音[a],在河州片弱化尤甚。“哈”的弱化又使河州片的三个单数人称代词“我、你、他”普遍出现合音宾与格形式,也即“哈”正在由分析型形态成分变异为融合型形态成分。“我”、“你”的合音主要表现为变韵,并伴随有长音、变调等特征;“他”的合音主要表现为主元音[a]的音长延宕。有意思的是,合音的普遍性程度三类代词表现不同,依序为:第Ⅰ人称>第Ⅱ人称>第Ⅲ人称。请看表6,表中短横线“-”前面是代词的本音,后面是代词的合音。
    
    有的点,代词的合音形式与未合音形式可以自由交替,合音形式后还可以再叠加“哈”:
    
    河湟方言普遍具有OV语序优势,因而在前、后置词并用的青海片以及河州片个别点,特别是在前置词居优势的乐都、窑街、康乐等点,“把”除了有北方方言一般的处置式用法外(如例(8)(9)(65)),还可以标注更多类别的受事、对象成分,与“哈”的功能大部分平行,具有一定的客体格句法标记的性质。因而“把”可以与“哈”共现,或二者只用其一。试比较以下例句中“把”与“哈”的用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