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2001年,第158页。 ②华书局编辑部编:《学林漫录》第九集,中华书局,1984年。 ③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全唐文》之“出版说明”根据《全唐文·凡例》以及法式善《校〈全唐文〉记》等资料,对内府旧本《全唐文》的内容及体例作了归纳,可参考。 ④陈尚君:《述〈全唐文〉成书经过》,《复旦学报》1995年第3期。 ⑤《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3期。 ⑥《图书情报论坛》1997年第4期。 ⑦金良年:《〈全唐文〉并非内府所刻》,《读书》1985年第1期。 ⑧王绍曾:《〈全唐文〉刻本》,《读书》1985年第9期。 ⑨关于扬州诗局与内府刻书的关系,可以参看陶湘《清代殿版书始末记》,载陶氏《清代殿版书目》,《武进陶氏书目丛刊》本。 ⑩王水照:《半肖居笔记》,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第145页。 (11)陈尚君:《唐五代文作者索引·前言》,中华书局,2010年。 (12)陈尚君:《汉唐文学与文献论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98页。 (13)陈尚君:《汇校全部唐赋的可贵努力——〈全唐赋〉述评》,《逢甲人文社会学报》2012年第24期。 (14)唐仲勉:《陶山文录》卷一○《校全唐文三条》,《续修四库全书》据浙江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年刊本影印本。 (15)使用此书时可参考杨荫楼:《〈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补正》,《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16)二文均载其《唐代文学丛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7)对其补订的文章有孟祥娟、沈文凡《〈新增千家唐文作者考〉正补》,《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6期。 (18)载《唐代文学研究》第十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9)载《唐代文学研究》第五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20)载其《唐代诗人探赜(外一种)》,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59-472页。 (21)载其《唐代诗文丛考》,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139页。 (22)原载《胡适手稿》第七集,此据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 中国佛学史》,中华书局,1997年,第193-196页。 (23)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 中国佛学史》,第196页。 (24)《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3期,又载郑良树:《续伪书通考》,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第2015-2022页。 (25)载郑学檬主编:《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庆祝韩国磐先生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又载《中华文史论丛》第九十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26)两文均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十六辑,1998年7月。 (27)《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5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8)《西南民族学院学报》汉语言文学研究专辑,1996年第S6期。 (29)1991年,由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黄约瑟、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刘健明发起,在香港“大学资助委员会”赞助下,与国内诸唐史研究部门合作编制《全唐文人名、地名、官名索引》,武汉大学历史系承担《全唐文》中职官方面的索引编制,遂以中国3至9世纪研究所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为基础,邀集武汉地区从事唐史研究的部分同行,组成了“全唐文职官研究小组”,历时一年有馀,将1088卷(含《拾遗》、《续拾》部分)的索引完成,同时检出一些疑难官名和许多职官的变称、代称和雅号。 (30)张国刚《全唐文职官丛考》书评,载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96-499页。另何汝泉《精心之作 贡献诸多--评〈全唐文职官丛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王双怀《评〈全唐文职官丛考〉》(《光明日报》1998年10月30日)二文亦可参。 (31)《唐代的散文作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唐代的散文作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32)冯秉文:《唐五代文篇目分类索引·前言》,中华书局,2001年。 (33)载《全唐文篇目分类索引》卷首,中华书局,2001年。 (34)陈尚君:《唐五代文作者索引·前言》,中华书局,2010年。 (35)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三联书店,2010年,第1125页。 (36)载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 中国佛学史》,第193页。 (37)国图另藏有清阮元撰《全唐文补遗》抄本八册(索书号80793),不知与《揅经室全唐文补遗》是否为同一种,待考。 (38)陈尚君:《述〈全唐文〉成书经过》,《复旦学报》1995年第3期。 (39)中华书局1966年影印此书,以南宋周必大校刻本之140卷本配以明末闽刻本860卷。 (40)通行本有中华书局1984年影印《万有文库》本及中华书局1988年王文锦等点校本。 (41)《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徐焴刊本最佳。 (42)通行本有商务印书馆1958年以铁琴铜剑楼原藏顾广圻校旧抄本为底本、以《适园丛书》本校勘、断句本。中华书局2008年重印此本。 (43)目前通行的《唐会要》主要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华书局据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以乾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为底本)原纸型重印本(中华书局,1955年),一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古代史研究室以江苏书局刻本(翻刻聚珍本,校勘较精)为底本,参以聚珍本和上图藏四个抄本整理的点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此外可参者有四库本及国图藏清抄本多种。 (44)通行本有中华书局1960年影明刊本及凤凰出版社2006年周勋初主持校点本。 (45)可参考万曼《唐集叙录》(中华书局,1980年;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陶敏和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2001年)、黄永年《唐史史料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赵荣蔚《唐五代别集叙录》(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年)、陈尚君《隋唐五代文学的基本典籍》(载蒋寅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隋唐五代卷》下编《隋唐五代文学的基本文献》第一章,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人民出版社,2010年)等解题之作,以及吴文治《柳宗元诗文十九种善本异文汇录》(黄山书社,2004)等校勘著作。 (46)有蒋氏朱丝栏手写本,九行,行二十二字,小字双行字数同,双栏,版心白口,单鱼尾,三册。索书号21405005。 (47)《〈全唐文补编〉出版感言》,载其《汉唐文学与文献论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48)原刊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唐宋史室编:《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49)陈尚君:《唐五代文作者索引·前言》,中华书局,2010年。 (50)日本汲古书院,2004年。 (51)钱仲联:《全唐文点校本序一》,载《全唐文》校订本卷首,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52)岑仲勉:《唐人行第录》(外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1版,第286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