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烬余录》,一本写给康熙皇帝看的书;《烬余录注》,2010年11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明末清初,四川人民遭受到了今人难以想象的灾难。从宏观上看,可以说是四川历史上最残酷...
由戏剧理论家、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傅谨教授主编的《京剧文献资料汇编》(清代卷)近期由凤凰出版集团出版发行。自民国以来,京剧研究日渐隆盛,时至今日,京剧学更逐...
历史者何?赓续人类之生活,以求历史之资鉴。上古无文字,结绳以志之。自有文字来,便以字代之,故历史为人类共同生活之必要。木有本,水有源,人类则应知祖先之创业艰难,故慎...
所谓古籍善本,是指古代书籍中在学术或艺术价值上比一般本子优异的刻本或写本,又指精刻、精印、精抄、精校的难得的古书,珍贵的手搞、孤本,罕见的文献等。它承载着中华民族...
古籍数字化属于古籍整理的范畴,代表着古籍整理的未来方向。因此,古籍数字化从其产生就受到有关部门和部分学者的关注。1988年,曹书杰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第1期发表了“古...
吾族世居麻城孝感,自清康熙年间迁蜀以来,历三百余年,凡十有二世。派衍荆楚,既根深而叶茂;支分蜀北,亦源远而流长。子孙繁庶,瓜瓞绵延,遂称文井巨族。 参天之树,必有其...
1999年下半年,傅璇琮赴台湾清华大学讲学,时韩国在台湾大学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全文京,赠送了一份日藏宋代古籍《中兴禅林风月集》的复印材料,并有致傅的函件云:“此书藏于京...
1 古籍数字化势在必行 “古籍”是“古书”的雅称,传统的古籍是指以纸为载体抄写或印刷的图书。在我国,上起先秦、下迄辛亥革命前后的古籍,绝大多数是用汉文撰写的[1],故本文...
中国传世的古籍浩如烟海,按初步估计,现存古籍总数至少在10万种以上。这些典籍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智慧的结晶。然而,古今语言文字差异成为现代人阅读古籍的最大障碍,也使中国...
去年,承蒙日本朋友高桥健太郎先生雅意,越洋寄来了东京图书馆所藏《新芳萨天锡杂诗妙选稿全集》(以下简称“萨天锡杂诗”)的复制件。此书乃日本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铅印本...
立而奉之 《左传·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 杜预注曰:“隐公追成父志,为桓公尚少,是...
古籍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古代绘画、书法、雕塑、石刻、音乐、建筑、服装等等,都是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它们大都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不是每一个人所能拥有。古...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数据库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普遍实施,数据积累和数据交换呈加速增长。更重要的是,数据的积累和交换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并正以惊人的强势和...
一、戴氏辑佚《仪礼集释》始末 戴东原以乾隆十九年(1754)入都,暴得大名,一时学界咸知有休宁戴氏之学。其后清廷诏开四库全书馆,会有大吏疏荐之,而高宗亦“素知有戴震者,...
元朝是我国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有许多民族、国家的人物,各有自己的文化、制度和语言,活跃在这个地域广阔的历史舞台上。因此,在《元史》中出现了大量非汉族的人、地、官称...
《唐长孺文集》终于由北京中华书局出版了。该文集全八卷,不少分卷都收有唐先生关于吐鲁番文书的研究论文。这些研究论文,高屋建瓴,见微知著,将吐鲁番文书披露的历史信息汲...
清人阮元说:“窃谓士人读书,当从经学始,经学当从注疏始。空疏之士,高明之徒,读注疏不终卷而思卧者,是不能潜心研索,终身不知有圣贤诸儒经传之学矣。至于注疏诸义,亦有...
在儒学复兴的背景下,宋代总体文化精神主要表现在尚统、尚理、尚博、尚雅、尚意、尚韵、集大成意识等几个方面。正是由于宋代文化精神的浸润,唐宋词虽然同为词体,但其内质之...
【引子】 这些年,多部大型电子古籍资料库的面世,让“古籍数字化”工作看上去杂花生树,一派春光烂漫。可是,当我们深入到繁华表象的背后,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们...
为了推动清华简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办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来自海内外的60多位学者出席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