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学复兴的背景下,宋代总体文化精神主要表现在尚统、尚理、尚博、尚雅、尚意、尚韵、集大成意识等几个方面。正是由于宋代文化精神的浸润,唐宋词虽然同为词体,但其内质之异已经犁然可分,所以说“《花间》犹唐音也,《草堂》则宋调矣”⑦。这里的《花间》,虽然特指后蜀赵崇祚裒合的晚唐温庭筠及五代词人 ( 作者十之七八为前、后蜀词人 ) 词集,实际上包括自盛唐至晚唐“杂用胡夷里巷之曲”⑧的唐代文人词、五代文人词 ( 南唐词除外 ) 、民间词 ( 如敦煌歌词包括《云谣集杂曲子》) 等所有唐五代词。《草堂》,是《草堂诗馀》的简称。这是南宋书坊编集,为征歌而设的宋词选本,其原本不存,增修本所选近百家,以周邦彦最多,秦观、苏轼、柳永次之,由此可知所谓“宋调”就是具备时代艺术特征的所有宋代词作的代称;从这个选本入选的数目不难推知周邦彦词可作为符合宋代文化精神的“宋调”代表。时代文化精神的各个方面无疑对一代文学的风格形成都具有极大的影响,但宋代文化精神中尚统、尚博、尚雅精神在词体自唐音而宋调的变化中对宋词语言风格形成的影响无疑更为直接,周邦彦词的语言风格正是尚统、尚博、尚雅文化精神的体现。 尚统者,崇尚正统也,是指宋人在道统、文统方面强烈的归位意识。宋人道统由韩愈而登孔孟之室,文统也由韩愈而远绍两汉三代,故曰“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 ⑨。传统诗、骚、文、赋 ( 即前人所谓文统,也可称为诗统 ) ,自三代两汉至宋朝,虽然其间不乏发展流变,但文 ( 诗 ) 统正脉相传,万变不离其宗。而词体中令词最早可能起自盛唐李白,最迟至唐中叶,即有慢曲子行世⑩。词为晚出之体裁的特殊性,使宋人词体的尚统有了是近承唐五代词统,还是打通诗词界域远绍文 ( 诗 ) 统,抑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区别。从宋词的创作实践看,宋人既保持了词统,宋词成为“唐音”之承韵流响;同时又承两汉三代之文 ( 诗 ) 统,词体由此发生了具有宋代特点的新变,所以,就词体而言,宋人尚统具有崇尚词统和崇尚文 ( 诗 ) 统的双重性。 与此相对应,关于词体之正统,词学界也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从内容或形式的不同角度,或以词为《诗经》之苗裔,或以词为汉乐府之嫡传,如北宋苏轼、南宋胡寅即持此论;二是以花间派温庭筠、韦庄“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的词作为词统,清朝大部分论者持此说。这两者都是从尊体立论 (但这是两种意义完全不同的尊体,前者是从内容上提高词体的地位,后者则是文体意义上即保持某种文学样式的规范方面的尊体,就词而言,是保持词之为词的特质 ) ,但也关涉到词体的创作方法,词人创作作品时的措辞包括括都属于创作方法的组成部分。与宋代文学思潮相一致的词体创作中字有来历及括成句的方法,对词体语言风格的形成也产生一定的规定性。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到,词体无论是上攀三代两汉文 ( 诗 ) 统、还是以唐五代词为词之正统,其语词渊源及括前人成句都不能自限于唐宋词,而应该以先秦两汉或以六朝诗为发掘的重要范围。日本学者村上哲见曾这样分析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一词:“这是一首以刘禹锡《金陵五题咏》为底文,并随处括六朝的乐府 ( 莫愁 ) 和谢的诗等,而典雅地咏古都金陵 (江宁府,今南京) 、缅怀往昔的佳作。虽然几乎每一句都是六朝和唐代的诗歌,却丝毫不使人有不协调感,而通过联想可以将形象扩大。这样一种用典的效果,在这首词里发挥得很出色,同时天衣无缝地构成了一个其自身具有完整性的诗的世界。”尽管村上氏在此所举《西河》中“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二句,分别出自《旧唐书》卷二十九《音乐志》:“莫愁乐出于《石城乐》。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石城乐》中复有‘莫愁'声,故歌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谢《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这在严格意义上是语词出处,而非括“六朝的乐府 ( 莫愁 ) 和谢的诗”。然村上氏此语,隐然成为张炎认为周词“善于融化诗句”之空谷接响。而《清真集校注》注释对陈注《片玉集》的突破,可以证明周邦彦是在尚统观念支配下进行词的创作,此与宋人作词既承绪词统又上溯文 ( 诗 ) 统的双重性合若磐笙。 宋代崇文抑武以及盛世修书诱发了文人尚博的文化心理。宋人读书动辄万卷,著书也贯穿群书,务极精博。由读书风气涵茹而成的渊雅博炼的精神气质不期然而然地流露到文学创作中,养成了宋代文学“研味前作,挹其芳润”——炫才耀学的书卷气息。江西诗派虽然在北宋中期形成,但这一流派的创始人黄庭坚点石成金、夺胎换骨、字有来历等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的创作理论,实际上是对宋代中期以前文学创作实践的总结因其深合时代风习,所以也对整个宋代包括诗词在内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流泽所被,词体因之也不免堆垛书卷以夸典博,号称词体集大成者的周邦彦更是把这种创作方法推向了极致,这就是刘肃所称赞的“徵辞引类,推古夸今;或借字用意,言言皆有来 历”。 就宋人尚博而言,词体之括范围还不应拘限于诗体,而是应该如南宋辛弃疾,拉杂运用《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就宋人尚雅而言,苏轼所说的“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代表了宋朝士大夫有意识避俗趋雅的审美价值取向。在词体中,特别是号称词体正宗的婉约派词体中,渊博与典雅不免互相肘制。就是说婉约词人并非以拉杂为雅,而是在尚统的观念指导下,尊崇各种文学样式的体制规范,要由博炼而趋渊雅典丽。正如清代桐城派古文号称雅驯,他们明确以在古文中不入语录中语、魏晋六朝人藻丽俳语、汉赋中板重语、诗歌中隽语、南北史中俳巧语相号召一样,入语词体也有自身的规定性,词体文小、质轻、径狭、境隐特点,使其入语的范围正好与古文相反,不仅不宜用经史中的生硬语,甚至诗中硬语也有未易融化处,正如词论家张炎所说:“句法中有字面,盖词中一个生硬字用不得,须是深加煅炼,字字敲打得响,歌诵妥溜,方为本色语。如贺方回、吴梦窗皆善于炼字面,多从温庭筠、李长吉诗中来。”宋元之际的沈义父亦以此分周邦彦、姜夔之轩轾:“凡作词,当以清真为主。盖清真最为知音,且无一点市井气,下字运意,皆有法度,往往自唐宋诸贤诗句中来,而不用经史中生硬字面,此所以为冠绝也。”“姜白石清劲知音,亦未免有生硬处。”故词中以入韵文中诗 ( 包括词 ) 赋两体的丽词雅语,也就是说采用具备典雅之丽字面、成句为当行得体。王世贞《艺苑卮言》曰:“ (美成 ) 能入丽字,不能入雅字”,即是以书史中的生硬语为“雅”,而以诗赋中温软语为“丽”,殊不知,此类“雅字”不仅是周词也是以他为代表的婉约派词人不能也不敢逾越的“雷池”,以此也可见婉约与豪放两派畛域之异同。而且词所括的诗本身,宋人在尚统的观念支配下,因厚古薄今、崇正轻变而往往以年代先后强分雅俗,以诗体为愈变愈卑。周词作为宋代词体淹博典雅的标志,从理论上说,不应该自限于趋雅日远的唐宋诗词,也不应泛入与词体不相宜的经史中。今以《清真集校注》观之,周词语词渊源与括成句除得自从先秦至宋朝的诗作(包括词)之外,也采撷了从司马相如至苏轼几十位赋家的语词,其中以六朝江淹、庾信的藻丽俳语为最,此类括也显示出周词一以贯之的博雅典丽的语言风格。 综上所述,周邦彦词实际上是对宋朝之前 ( 包括宋朝 ) 的特别是六朝诗赋传统进行了历史整合,体现了尚统、尚博、尚雅的文化观念,其语言风格具备深合宋代文化精神的“博雅典丽”之美。周词正是在此“博雅典丽”的基础上形成了“浑厚和雅”、“富艳精工”的艺术特色,而《清真集校注》一书,正可从校注的角度,成为这一结论的有力佐证。 附注: ①朱孝臧校刻宋嘉定刻本陈元龙集注《片玉集》 ( 村丛书本 ) 。 ②[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年发行,第674册第888页。 ③[宋]周密《浩然斋词话》,见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 1986年,第234页。 ④ 叶恭绰辑录《大鹤山人词话附录·郑大鹤先生论词手简》,见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4328页。 ⑤ [宋]张炎《词源》 ( 夏承焘校注 )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9页。 ⑥ 叶恭绰辑录《大鹤山人词话附录·郑大鹤先生论词手简》,见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4328页。 ⑦ [清]蒋景祁《陈检讨词钞·序》,见清刻本陈维崧撰《陈检讨词钞》。 ⑧[后晋]刘NBB63《旧唐书》卷三十《音乐·三》,中华书局,1973年,第1089页。 ⑨[宋]柳开《应责》,见《河东集》卷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发行,第1085册,第244页。 ⑩ [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见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87页。 ⑾[日]村上哲见著,杨铁婴译《唐五代北宋词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第317— 318 页。 ⑿[宋]杨亿编《西昆酬唱集·序》,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发行,卷1344册,第489页。 ⒀[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一,见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 1986 年,第2408 页。 ⒁[宋]苏轼《於潜僧绿筠轩》,见《苏轼诗集》卷九,中华书局, 1982 年,第 448 页。 ⒂[宋]张炎《词源》 ( 夏承焘校注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第 9 页。 ⒃[宋]沈义父《乐府指迷》 ( 蔡嵩云笺释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第 45 页。 ⒄[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见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 1986 年,第 389 页。 ⒅[宋]张炎《词源》 ( 夏承焘校注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第 9 页。 ⒆[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年发行,第 674 册,第 888 页。 原载:《“中国传统文化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03年7月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