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符号学作为一种形式文化理论:四十年发展回顾(5)

http://www.newdu.com 2019-08-19 《文学评论》2018年第6期 赵毅衡 参加讨论

    五 新世纪以来中国符号学理论的发展
    在新世纪,符号学理论的探讨更加深入。对西方符号理论家思想的研读受到进一步重视,不少著作不再有80年代的介绍色彩,而开始发展出中国符号学家自己的体系。90年代出现了一系列符号学理论书籍,如李幼蒸的《理论符号学导论》初版于1994年,再版于1997年,2007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了增补的第3版。此书长达800多页,对自20世纪初以来的西方符号学做了详尽的介绍,最后一章对符号学在中国的前途做出乐观的展望。
    语言学在中国始终是符号学最重要的基地,也是中国学者成绩最大的领域。2000年丁尔苏出版《语言的符号性》,2005年王铭玉等主编的《语言符号学》被教育部指定为研究生用书,后一再重版。吕红周的《符号·语言·人:语言符号学引论》则试图扩展语言符号学的视野。杨习良《修辞符号学》(1993)把一直属于语言学的修辞,转化为符号修辞学。此书发表较早,但近年得到很多响应。程然的《语文符号学导论》(2014)把符号学应用到语文教学上。语篇研究一直是语言学与符号学交叉的领域,陈勇的《篇章符号学:理论与方法》(2010),力图把这两个学科结合起来。
    90年代后,一部分符号学家努力跳出方法论,开始向哲理深度探索。1999年孟华《符号表达原理》、苟志效的《意义与符号》,2001年王铭玉等主编的《符号学研究》,2004年黄新华、陈宗明的《符号学导论》,都在不同的方位上向哲学开拓。2002年齐效斌的《人的自我发展与符号形式的创造》论述人的生存之符号本质;2006年李子荣《作为方法论原则的元语言理论》发展了文本元语言概念;2008年韩丛耀的《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试图超越符号学,发展一种图像表意理论;2012年丁尔苏的《符号与意义》沿着意义形成的方向展开符号学;2017年赵毅衡的《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试图从东西方哲学吸取营养,构成一个从意识到经验、到社会的符号哲学。
    符号学界还有一个非常必要的工作,即做通俗讲解:我们的生活由符号意义组成,人们往往对此不自觉,通俗符号学帮助非专业学者理解这些意义常识。1992年王红旗的《生活中的神秘符号》,1996年重版时改写为《符号之谜:生活中的神奇符号》;2001年李伯聪的《高科技时代的符号世界》,则用符号学解释正在发生的数字革命。有时候,符号学可以与平凡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例如2010年陈丽卿的《职场仪礼:你的成功符号学》,2015年赵毅衡的《趣味符号学》则用100个小故事说明日常生活浸泡在符号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