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语言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称”问题研究(14)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当代修辞学》2015年第 陈平 参加讨论

    接着看表3,展示的是首次以两种语言形式在主语位置上引进的事物,在主题性上有什么特点。 
    我们先从语言形式上观察,一共有45个光杆名词在主语位置上出现,有37个主题性弱,占82%;在主语位置上出现的光杆名词主题性超强的一个没有,主题性强的一个,主题性中的七个。我们是否能说主语位置上引进的事物主题性一般较强呢?如果词语形式是光杆名词,这种观点显然完全不能成立。再看“一+量词+NP”,一共有29个。插一句,有些汉语语法论著说“一+量词+NP”一般不能做主语,表3的数据不支持这种观点。29个例子中,有八个主题性弱,六个中,六个强,九个超强,这说明首次在主语位置上出现的无定NP,在主题性强弱问题上没有明显的倾向性。 
    
    表4对比主语和非主语位置上的“一+量词+NP”的主题性强弱: 
    
    表4展示无定NP在主语和非主语位置上引进事物主题性强弱的对比。我们讨论表3时指出,出现在主语位置上的“一+量词+NP”,在主题性强弱方面没有明显的倾向性。表4显示,非主语位置上出现的“一+量词+NP”共有133个例子,66个主题性很弱,占50%,51个主题性强或超强,占38%。两种语法位置上出现的“一+量词+NP”在主题性上有一定差异,但这种差异严格说来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这个结果也颠覆了我以前对这个问题的一些认识。 
    表5说明首次在宾语位置上以两种语言形式引进的事物在主题性方面的强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