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人在实际话语活动中使用指称成分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用它提到的所指事物,在话语组织中所起功能仅仅是提供背景信息,如时间、地点、方式等等,或者所用的只是语用学意义上的无指成分,用来补足有关语义信息或语法位置;另一种目的是先将表述对象引进话语组织,接着以其为主要话题对它作详细描写和说明。这两种目的说明,指称成分所代表的所指对象,在话语组织中的重要性可以有很大的不同。确定有关事物在话语组织中的重要性有什么客观判断标准呢?话语分析领域里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统计它在后续话语里的出现次数,出现次数越多,重要性越强。这种做法用的是拙劲,虽然看上去比较简单,但一是操作性很强,二是从道理上来讲也还是非常合理的。 从话语分析的角度观察指称问题,我的研究重点是指称词语的形式、语法位置和所指对象在话语组织中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所涉及的许多是汉语语法研究中讨论多年的问题。话语分析文献中也常用“主题性”(thematicity)这个概念代表话语组织中出现事物的重要性。我在今天介绍的研究中将其分为四级,分别是弱(后续话语中出现次数为0-3)、中(4-9)、强(10-19)和超强(20+)。为了便于理解,我今天将“弱”这一级简化了,还可以把它细分为后续话语中出现次数为0以及13,详情可参见Chen(2009)。我研究的指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一+量词+NP”,另一种是光杆名词,语法位置是主语、宾语、“有”字句宾语、方位结构以及其他句法成分。我的统计语料全部来自《中国寓言故事》(远方出版社,1999年版),文体偏向通俗易懂的口语风格。统计数据分别在下面七个表中列出。 首先看表2,展示的是首次由两类名词性成分引进话语的有关事物的主题性特征: 表2显示,从事物主题性强弱的角度看,主题性弱的事物78%首次以光杆名词的形式出现,22%首次以“一+量词+NP”的形式出现。呈鲜明对比的是,主题性超强的事物一共有45个,首次出现全部用“一+量词+NP”的形式,主题性强的23个事物中,只有一个以光杆名词的形式引进话语环境。从词语形式的角度看,首次以光杆名词形式出现的事物,91%要么一次都没有重提,要么重提不超过三次。首次以光杆名词出现而主题性强的事物只有两个,占总数1%,可以算是例外;而以“一+量词+NP”的形式首次出现的事物,从主题性强弱分布上来看则比较均匀。文献中有观点认为,以“一+量词+NP”的形式引进语境的一般是主题性强的事物,从表2的数据来看,这种观点不能完全成立,因为45%引进的是主题性弱的成分。表2得出的总的结论是,首次以光杆名词形式出现的事物,一般来说是主题性弱的成分;两种语言形式相比,以“一+量词+NP”的形式引进的事物主题性较强,这两种语言形式在主题性上的区别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