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研究方法 陆俭明(2009a)曾指出,语块要联系构式来认识。进而,后续研究明确提出把构式与语块相结合的句法分析法(苏丹洁、陆俭明2010,陆俭明2011,陆俭明2012,苏丹洁2011、2012a、2012b、2012c),其内涵可概括为语块是构式的构成单位,句法构式的研究必须与语块相结合,语块是构式和词项的中介。一个构式就是一个语块链,构式义通过线性的语块链来表达。“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是对构式理论思考的基础上对研究方法的探寻,是尝试对传统“主—动—宾”“施—动—受”分析法的一种突破,范围限定在句法层面。陆俭明认为,提出“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不是要替代传统的句法分析法,而是对传统的句法分析法的一种补充。新的方法的提出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语块”从计算语言学引入到构式语法是基于构式“整体包装”的特点,就是无需或不能继续往下分,那么构式语块分析法是不是在实际的分析中研究到语块这一层就足够了,如果继续往下一层单位研究,是采用传统的研究方法还是寻找新的与构式语块研究法内涵一致的研究方法,等等。 构式语法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视野,进行个案研究需要理论支撑,同时也需要行之有效具有系统性的研究方法。因为在摸索阶段,对于已经尝试的分析方法需要继续完善,同时也希望更多研究者对适用于构式语法的分析方法进行大胆尝试。 3.3.3理论的结合 构式语法与其他相关理论的结合研究可分为必然型和辅助型。 “必然型”是指,两个理论的内涵是契合的,两者的结合具有必然性。比如,构式语法理论与语法化理论的结合。从语法化理论的角度来说,语法化不是孤立的单个词语的变化,而是词语在构式中的语法化,一个词语处于构式不同位置则语法化的结果也会不同。从构式语法的角度来说,很多构式之所以不能从构式组成成分推得其意义,是因为构式作为一个整体发生了语法化。通过对构式语法化路径的探讨,还可以看到构式与构式组成成分之间的互动关系。语法化是构式形成的原因之一,是构式中的语法化。又如,构式语法理论与语义地图理论的结合。语言中有很多语言形式具有多功能性(multifuctionality),是一种跨语言或跨方言普遍可见的现象,有些构式就具有多功能性。那么,这些功能和意义之间是有动因的多义关系还是偶然的同音关系,如何判定这些功能和意义在概念上的远近、亲疏关系,以及这些功能之间演变路径如何?吴福祥(2009)认为,语义地图模型(Semantic Map Model)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潘秋平2009年在北京大学的讲座中,谈到运用语义地图模型研究单个词(以动词居多)的语义地图时遇到了困难,从而提出对词所在的构式的语义地图的研究,也许能克服这些困难,并指出国外已有学者做了这方面的研究,比如Andrej Malchukov,Martin Haspelmath and Bernard Comrie(2010)对英语的双及物构式的概念空间进行了研究。而国内的这方面研究还处于摸索期,但是这种结合研究是大有可为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