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反义词构成方式的多样性 有些名词虽然有反义词,但不是局部同素反义词,它们通过其他方式构成反义词。如: a.异素构词形成反义词。 如果AX的反义词是BY,二者不具有相同语素,我们就称其为异素构词形成反义词。如: 白天—黑夜 本金—利息 天堂—地狱 高峰—低谷 口头—书面 上述各组反义词内部都不存在相同的语素。 b.添加标记形成反义词。 添加标记形成的反义词,可以起到凸显特征、将两事物区别开来的作用。如: 旅店—黑店[11] 蚂蚁—白蚁 诏书—密诏 木耳—白木耳 选举权—被选举权 上述各组词中,前者是符合常规的,无标记的;后者是意义相反的,需要特别添加语素表示,是有标记的。还可以添加表否定意义的标记形成反义词。如: 金属—非金属 粒子—反粒子 钞票—假钞 小子—假小子 上举各例中前者无标记,后者有标记,每对反义词的形成都借助于后者中表否定意义的标记“非”、“反”和“假”来实现。[12] c.一些重叠式的名词,只存在相应的重叠式的反义词,即AA—BB。如: 姐姐—妹妹 爷爷—奶奶 爸爸—妈妈 哥哥—弟弟 d.由“同一语素+非反义语素”形成反义词,即AX—AZ为反义词,但X与Z不是反义语素。如: 礼服—常服 本证—反证 乳牙—恒牙 正史—野史 法人—自然人 上述各例中的“礼”和“常”、“本”和“反”、“乳”和“恒”、“正”和“野”、“法”和“自然”,均非反义语素,可它们却分别和某个相同语素组合形成了反义词。 因此,反义词构词方式的多样性也决定了部分名词没有相应的局部同素反义词。 3.语素组合、表意的灵活性 汉语是一种表意非常丰富和灵活的语言,相同形式,经常会表现为不同的词性、结构和意义。这使得有些名词虽然具备局部同素反义构词的相应形式,但因为在词性、结构、意义以及语音等方面表现出不对应,所以不属于局部同素反义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a.词性对应,都是名词,结构对应,但意义不对应。 如:老区—小区,它们均为名词,都是定中关系的偏正结构,“老区”指老解放区、老革命根据地;而“小区”指在城市一定区域内建筑的、具有相对独立居住环境的成片居民住宅,配有成套的生活服务设施,如商店、医院、学校等。这种例子较多见,又如: 白话—黑话 客流—主流 公交—私交 明器—暗器 得主—失主(偏正结构) 古昔—今昔 儿女—儿男 恩怨—仇怨(联合结构) b.词性对应,都是名词,但结构不对应,意义也不对应。 如:文艺—武艺,均为名词,“文艺”是联合结构,意思是文学和艺术的总称,有时特指文学或表演艺术;而“武艺”是偏正结构,意思是武术上的本领,二者结构和意义都不对应。这种例子较少,又如:物品—人品。 c.词性不对应,结构对应,意义不对应。 如:后来—前来,二者结构均为状中关系的偏正结构,前者为名词,意思是指在过去某一时间之后的时间;后者为动词,意思是到这里来。二者词性和意义均不对应。这种例子较少见,又如: 公家—私家 反派—正派 高矮—低矮 单亲—双亲 供求—供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