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语篇意义的自组织生成——耗散结构理论观照下的互文语篇分析(3)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当代修辞学》 殷祯岑 参加讨论

    二、理论发展
    本节试图在互文语篇理论的现有研究基础上,讨论两个问题:一、对意义、文本、语篇等核心概念作出工作界定。二、引入耗散结构理论,为探讨语篇意义异质整合的机制和过程提供理论借鉴。
    1.核心概念界定
    1.1 意义
    “意义”概念涉及人类生活的几乎全部领域,虽然从古至今不断地被思考和讨论,但“没有任何作者能够企图综观语义学领域”(利奇1978,转引自李幼蒸1999:211)。赵毅衡(2016:99)列举了学者们对意义内涵的思考:
    皮尔斯:对象(object)-解释项(interpretant)
    瑞恰兹:指称(referent)-指称的思想(thought of reference)
    本维尼斯特:字面的(literal)-语境的(contextual)
    叶尔姆斯列夫:外延(denotation)-内涵(connotation)
    莫里斯:指向(denotatum)-意味(significatum)
    卡尔纳普:外包(extension)-内包(intension)
    雅各布森:指称(referent)-意味(significance)
    巴特:意义(meaning)-神话(myth)
    艾柯:词典式解码(dictionary)-百科式解码(encyclopedia)
    赫许:含义(sinn)-意义(bedeutung)
    据此,虽然具体观点各异,但学者们基本赞成“意义”由两方面的内容组成:客观事件和主观评价。客观事件包括客观对象(如皮尔斯的对象、瑞恰兹和雅各布森的指称、叶尔姆斯列夫的外延等)和未经主体意志干预的述谓性事件(如巴特的意义、艾特的词典式解码、赫许的含义等);主观评价包括主体在客观事件基础上产生的理性评价和阐释(如皮尔斯的解释项、瑞恰兹的指称的思想、艾柯的百科式解码等)、感性体验和情感(如莫斯和雅各布森的意味等)及主体意向(如本维尼斯特的语境意义、赫许的意义、叶尔姆斯列夫的内涵等)。
    本文也认为意义包括客观事件(客观对象和述谓性事件)和主观评价(理性阐释和评价、感性体验和情感、主体意向)两方面内容。只有当符号形式同时表征了客观事件和主观评价时,它承载的意义才是完整的。
    1.2 文本·语篇
    文本是互文语篇理论的基本分析单位,其本义是“符号组成的整一性表意单元。”(赵毅衡2016:40)。在实际使用中,“文本”常常与“语篇”发生混淆。其实,两个术语在英语中都是text,它们的差异是由不同的翻译习惯造成的。在汉语学界,由于长期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它们的意义功能发生了分化:“文本”常用于文学研究,指特定的文学作品,强调其文学意义的自主性,与附属于作者的“作品”概念相区别;“语篇”多用于语篇语言学(textlinguistics),指任何一段作为统一体起作用的具体的语言。(Halliday & Hasan 1976:1)在外延上,“语篇”和“文本”指称同一对象,在内涵上,“文本”侧重强调符号表意单元的意义维度,而“语篇”更加凸显其语言组织规律方面的特征。①
    克里斯蒂娃拓展了文本概念,她认为每个文本中都包含许多其他文本,文本即文本的集合,词语是最小的文本单位。(参见克里斯蒂娃2013)这样,文本就不再只是陈列在我们面前的文章实体,它同时可以指称实体文本中的任何部分。文本可以体现为词、词组、小句、段落,图片、音频,可以是具体的某篇文章、习见的某种套式、一段记忆、一个典故、一种文化风俗,甚至来源不明的一丝意念……其唯一的规定性在于它表征了完整的意义。
    语篇语言学认为语篇(文本)具有完整、有序的整体意义;互文性理论强调文本(语篇)意义的多元性。所以综合来看,一个语篇(文本)往往呈现为多元意义的交织与主流意义的凸显共存的状态。为兼顾这两个方面,本文用“语篇”特指作为我们关注和分析对象的当下文本实体,突显其意义的整体性;用“文本”指称在语篇空间中互动、交织的诸多文本。如此,文本是以特定符号形式表征的完整意义的集合,这一意义集合由客观事件和以此为基础的诸评价潜势构成。每种评价潜势与客观事件的结合都是文本集合中的一个意义单元。这些意义单元可能一个、多个甚至全部参与到语篇整体意义的生成过程中。即:
    文本=文本形式+文本意义
    文本形式=特定的符号形式,如语言(词、词组、小句、句群、标点符号等)、图象、音频、视频、身体姿势、指示标记等。
    文本意义=客观事件+{评价潜势1,评价潜势2,评价潜势3……评价潜势n}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