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外国人谈中国:评《隔壁的中国人》

http://www.newdu.com 2017-10-11 大众网 河北小珊 参加讨论

《隔壁的中国人》是一本很有趣的随笔,作者内山完造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记录了在中国生活期间的一起小事,里面有作者的不解、思考和感受,有中日两国的风土人情的对比,亦有两国子民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差别。让中国人知道了日本人眼中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形象,也从中了解了日本。
    当然对于我这个80后的中国北方女孩来讲,这本书最妙的地方在于可以从中了解那个时代的中国的一些习俗往事,学到有趣的新知识,比如有关于新生婴儿在喝到母亲乳汁之前要尝“五味”的事情,再比如以前竟然有卖开水的铺子,这种铺子还有一个霸气外露的名字叫“老虎灶”,书中配有不少简单传神的插图,读者脑中能够很快形成一连串的画面,热水铺的小伙计、马路旁稚气未脱小大人儿一样的小掌柜、和小贩讨价还价买糖豆的小妮子……这些人物都接连浮现出来,这种感觉仿佛像是看一场回放片,真的很棒!
    作者对中国饮食也很精通,包括南北方各个菜系都有研究,各种粥、点心、羹、酒肴,让我这个一直以吃货自居的人顿感羞愧,同时又感到非常自豪,对呀,因为我们中国有这么多美食,足矣让外国人流连驻足,这是多么有面子的事情啊!
    提到面子,书中也对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进行了详细的比较,比如日本人比较“较真”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中国人呢经常忽略到这些小数字,干脆就直接当成没有;比如在讨价还价的时候中国人会有某种暗示性语言,表示必须就此打住,日本人不懂,依然不放弃;比如教育孩子方面,中国人不喜欢溺爱孩子,老话讲不打不成才,从不给孩子买玩具,日本人会很不理解;中国的孩子从七八岁开始就摆摊挣钱,对金银行情了如指掌,日本人看来这很了不起;比如《桃太郎》、《西游记》的区别以及对两个民族的影响……方方面面,甚至包括打陀螺、踢毽子这种小差异。看得出来作者对中国很感兴趣也用心思考了很多。
    很难得的是,作为日本人,内山先生即没有对于中国人的成见,也没有对自己民族的包庇,好不客气的指出日本这个民族以及日本人的一些缺点和不足,对于中国好的方面加以肯定。当然他也有理解有偏差的地方,比如说中国人喝酒图的是心情舒畅,不会借酒消愁,这一点就不太准确,电视剧包青天主题曲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就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酒吧、饭馆经常会看见买醉的客人。不管怎样,一个外国人能对中国有这么深的了解,已经实属难得,也让人佩服。
    内山先生在中国生活的30多年时间里,对中国人的生活进行了认真观察,也与中国的文艺界人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讲我们成为隔壁的中国人,因为在他的心目中中国人就是出现在他生活里的那个紧邻,中国有句话说“远亲不如紧邻”,想必内山先生也知道。可见内山先生对于中国和中国人民深切真挚的爱,尽管后来被迫回国,他还是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着实可敬!让我们怀着对内山先生的尊敬细细品味书中的情感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