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方言学 >

清末民初北京话口语词汇及其汉语史价值——以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课本为例(9)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 陈明娥 李无未 参加讨论

    (二)反映了清末民初北京话口语词形式的灵活多变特征
    形式上的灵活多变是汉语方言词汇的一个突出特征,明治时期以实用主义为目的的汉语教科书中,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出现了很多的同音异写词、音变词,最大程度地表现了北京方言词语的口语化特征。
    官话课本中常见的“同词异形”情况,大多是书写中的随意性造成的,如范围副词“净”,官话课本中又多写作“竟”;再如“布/佈(菜)”、“说和/合”、“哑巴/吧”、“坎/砍肩儿”、“归齐/期”、“标致/志”、“茅/毛厕”、“肚/吐脐眼儿”、“砢/碦碜”、“晃晃/幌幌儿”、“拘泥/腻”、“扎/札挣”、“旮旯/嘎拉儿”、“估摸/模”、“做/作脸”、“搌/榐布”等,都是临时借用了同音字来记录。
    有时方言中的某个读音,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字来记录,形成“有音无字”的现象,官话课本中则会根据其意义自造一些字,如:表示“不,不必”(音bùjie),官话课本中多写作“不咖”;象声词(音gāba),《类集》中写作“蛤蚆”;“低声说话,不让人听见”(音dǎchacha),《类集》中写作“打喳喳”;“舀东西(液体)”(音wǎi),《类集》中写作“”;“伸,拉(衣服)”(音qín),《急就》中写作“”;表示“散步,闲走”(音liùda),官话课本中写作“遛打”、“溜打”、“遛达”或“蹓达”等;表示“突然,冷不防”(音lěnggudīng),《指南》中写作“冷孤丁”。
    有时官话课本中使用了一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异形词,如“磁实”(瓷实)、“多喒”(多咱)、“偺们”(咱们)、“罢”(吧)、“约”(邀)、“螺狮”(螺丝)、“萝葡”(萝卜)、“摩挱”(摩挲)、“衚衕”(胡同)、“俐嗦”(利索)等,这些异形词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其早期的语源或语音变化信息,为探求方言本字或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了方便。
    有些异形词则反映了方言词在口头交际中发生的语音变化现象,如“贼,小偷”(音xiáoli),官话课本中写作“小绺”、“小狸”,“小”、“绺”都是变读;介词“解”或是“搁”的变读;③合成语气词“咯”、“咧”、“嘞”等反映了语气助词在交际过程中的连读变化;再如“这么”、“那么”,官话课本中也作“这们”、“那们”;副词“刚”,官话课本亦作“将”;“划(拳)”也作“豁(拳)”;“尥蹶子”亦作“趔蹶子”等,都反映了这些词语在口语中的读音变化特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