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别样之灵感,别样之情感对孔子和柏拉图诗学观中的情感分析(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外国文学网 张娜 参加讨论

    二、诗歌与情感的发生
    人是有情绪情感的动物,触物起情,诗可以使人的情绪情感往好的方向引导、发展,避免坏的负面的情绪情感。我们平时在听音乐时,心情往往也会随着乐曲的不同呈现不同的心境,在听到《黄河大合唱》时我们会激情高亢、精神抖擞,在听凄美的爱情歌曲时,感情也随之悲伤忧郁,这些都是事实。斯巴达民族是一个尚武的民族,但是这个国家对公民的教育只有两种,体育军事锻炼和音乐的学习,体育军事锻炼对于尚武的民族很好理解,但为何又要学习音乐呢?我想,音乐的学习或许是有很多的原因,但其中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斯巴达民族看到了音乐与情感的紧密关系,音乐可以鼓舞士气、促进团结、激发胆识,最终可服务于战争的需要。音乐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措辞如此优美讲究,又配以奏乐的诗歌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了感受,就会有相应的喜与怒、哀与愁、爱与恶等等不同的情感,情动于中而显于外。诗歌给予人们的信息,不只是一个个方块字和瘦长的字母,更主要的是语音,是一个个富于变化的音节,是诗歌所传递出来的情感。“接受不同的语音之后而产生相应的感情——这是人类的一种微妙的本能。例如,缓慢、微弱的语音会使人的感情趋向平稳、放松,强大,高昂的语音会使人趋向紧张、热烈,等等。人类的这种本能正是诗歌表现感情的基点。所谓情载于音,就是诗人把不同的感情直接诉诸于不同的语音以及感叹、呼告、起誓、倾诉等形式,用以直接影响读者的情绪。”
    孔子认为诗歌具有引导情感这个功能,“不学诗,无以言”,在孔子看来,诗歌可以引导人正确行为、得体表达,诗歌让情感得以净化庄重,由衷而发的言语行为自然也就得体大方。那么,孔子是否认为所有的诗歌都可以导向好的情感呢?凡事兼具两面,孔子认为由诗歌引导的情感一定要合乎礼。这里以爱情为例,来做以简单说明。孔子贬损《诗经•大车》表露的那种“嚣”的精神状态(反面的事例往往更能有力地论证问题),认为这种诗歌对人的情感心智发展不利。“《大车》记叙一个女子大胆表达感情,鼓动心爱的男人同她私奔,‘岂不思尔,畏子不敢……岂不思尔,畏子不奔’”。 “甚至指天为誓,表达生不能在一起、死后也要同穴而葬的强烈愿望。孔子对这种排山倒海的诗歌情感表达冠以“嚣”字,表达了对这种恣意妄为、毫无顾忌的情感状态的否定。” 如果放任诗歌,情感随之恣意发展,超过一定限度,情感就会变成有害的,这种诗歌就会成为鼓动某种放肆情感行为的催化剂,这样的诗歌的负面作用又岂可小视?这可以联想影视剧中的有些场景配乐,我们看到在大烟坊、红灯区中所播放的音乐更多的是些靡靡之音,灯红酒绿,这就会使人的意志更加低迷,试想,如果这些场景中放上一曲激昂的革命歌曲,身处其中的人是否会头脑中猛然一震呢?如果真如此,想来很多人也会认为很不合时宜,为什么会认为不合时宜呢?这就是人们的潜意识中确信诗歌与情感相互作用的确证。比如,沉重的追悼会上更多是挽歌,如果播放一曲欢乐颂,定会让很多人感觉刺耳、不得体、不合时宜,因为在那样凝重肃穆的场合,就要有配以同样感情基调的诗乐,同样,听到挽歌时我们的心情也会自然地随之变得沉重肃穆,而欢乐颂则会让人的情感变得轻松欢快,但与此时此景却很不适合,这就是人的情感和诗歌相互作用的说明。
    那么在遥远的古希腊城邦,柏拉图他对于诗歌与情感的关系又是怎么看待的呢?我们且看下面的一段话:
    “假定一个人纵情乐曲,让各种曲调唱腔,甜的、软的、哭哭啼啼的(像我们刚才所讲过的那些),醍醐灌顶似地,把耳朵当作漏斗,注入心灵深处,假使他全部时间都沉溺于丝弦杂奏歌声婉转之间,初则激情部分(如果有的话),像铁似的由粗硬变得柔软,可以制成有用的器具。倘若他这样继续下去,像着了魔似的,不能适可而止,他就开始融化了,液化了,分解了。结果就会激情烟消云散,使他萎靡不振,成为一个‘柔软的战士’。”
    柏拉图认为音乐歌曲会使一个人萎靡不振(在古代东西方诗歌与音乐是一体的),可见,柏拉图当然是承认诗歌对于情感具有某种引导的作用。“在《国家篇》第三卷里,柏拉图指责伊俄尼亚和鲁底亚调‘松弛’、‘酥软’,倾向于瓦解卫士的斗志,故而应被逐出国邦,而多里亚调和弗鲁吉亚调则饱含阳刚之气,显示赫赫的军威,故而可以留用。” “柏拉图很推崇多里亚调,认为它稳重、庄严,是真正的希腊曲调,能够较好地表现言行的完美、和谐与统一。”
    “那么如果有一个人,在心灵里有内在的精神状态的美,在有形的体态举止上也有同一种与之相应的调和的美,——这样一个兼美者,在一个能够沉思的鉴赏家眼中岂不是一个最美的景观?”
    不过,“引导”也是二分的,可以导向好的,也可导向恶的。但在诗歌可以引导情感这一点上,孔子和柏拉图是可以达成共识的。这里要注意的是,承认诗歌具有引导情感这个功能,并不能代表就一定要将诗歌作为前行的引导大旗。这就好比,麝香恰当入药便有益身体,但其药性对身体,尤其是孕妇的危害性极大也是事实,有人能趋利避害、小心调制,那就不失为一剂良药,同样,因其药性猛烈而对其退避三舍的也不乏其人。柏拉图是因为过分看到了诗歌对人情感引导的负面影响,因而因噎废食排斥诗歌,在这一点上,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倒是明智很多,他强调了诗歌可以疏导人的情感,疏泄人的情绪,可以很好的维系人的心理平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