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唐代“取士文学”研究——唐代制举试策的形式体制(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 陈飞 参加讨论

    策头,即对策文的开头部分。白氏《策林》有《策头》标目及两段拟文;例文一“对……昧死上对”一段即是,文字或长或短,结构相对独立,其内部还可作更细区分:“起对辞”。前端的“对”字(或用“对曰”)。为所有对策文所必有,地位突显,独立性强。虽只一两个字,却是重要标志:既标志策头部分的开始,也标志整个对策文的开始;既是对策问部分的应承,又于之划界;同时还有唤起和引领对策的作用。辞承上启下,是全文的枢纽和关键。严格说来,起对辞并不只属于策头,但因关系密切,仍作策头的一部分看待。“应制辞”。起对辞之后的“臣闻”、“臣曰”、“臣伏见”或“伏惟陛下”之类。因制举属天子取士,其策问等同诏制,而“问—对”双方则为“君—臣”关系,故应制辞既是对诏制的应接,也是对君臣关系的认从,为制举对策文所必具,也是辨识是否制举对策文的重要标志。“导对语”。应制辞之后,往往并直接回答问题,而是讲一些相关的话,诸如天子的圣明虚怀、古人的嘉言懿行、此番试策的必要和重要、本人的心情和态度之类,从而徐徐导入具体问题的对答。如例文二“臣生也幸,沐圣朝垂覆育之惠……是以窥玉旒,读金策,惭惶僶俛,不知所裁者久矣”一段;例文一“汉文帝时,贾谊上疏云……斯则陛下之道已弘于前代”一段亦是。“受策语”。导对语之后,还会说一些庆幸恩遇、感激垂询、愿尽忠直之类的话语,其实是表示接受皇上的垂询,愿意努力回答问题。如例文一“臣之才诚劣于古人……然后退而俯伏,以待罪戾焉,臣诚所甘心也”一段;例文二“是则陛下纳谏之旨,远出于汉朝……贱臣得不有犯无隐以副陛下纳谏之旨乎?殚思极虑以尽微臣献言之道乎”一段,亦属此类。“应对语”。受策语之后往往紧接短语,再次申明和强化心情、态度之类,同时结束策头,转向策项。如例文一云:“谨以过言,昧死上对!”例文二云:“唯以直辞,昧死上对!”他如彭殷贤云:“自顾性识愚驽,智术微浅,既蒙清问,敢不具素所闻乎!”[4]3118韦处厚云:“微臣才用不足以操事,体识不足以经远,祇奉圣问,伏用兢惶,谨昧死上愚对。”[1]7347皆属应对语,而穆质云:“不然者,臣当退从作者七人之八耳,孰为来哉?”[5]2479造语委婉,新人耳目,但与受策语结合紧密,看上去不是很明显。以上是制举对策文常见的五个细部结构,起对辞可谓千篇一律;其他四个部分在文中的处理方式因人而异,不尽相同,如元稹的《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的策头长达550字,将应制辞、导对语、受策语、应对语融为一体,新颖别致,文情并茂,感人至深,可称策头之上乘[5]2483-2486。
    策项,是策头和策尾之间部分,也是对策文乃至整篇试策文的主体与核心,故为制举试策文所必具。其细部结构:“述制辞”。多用“制策曰……”,意在提示下文(省略号部分)是“复述”策问中的问题,因为制举策问有诏制性质,故称“述制”。应当注意的是,由于一道制策问往往不止一个问题,故其述制辞(及其下的述制语、入对辞、承制语、对问语等)也相应地不止一个。白氏《策项》的两段拟文为并列关系,即在实际对策时须一一采用(而其《策头》两段拟文和《策尾》三段拟文则是任选关系,即在实际对策时只须选用其一),这是与一道制策问通常有多个问题的体制相适应的。白氏特加注明云:“自‘懋建’已下,皆迭策问中事。”是提示(自己与元稹)实际对策时要根据策问中“事”(问题)的多少,作相应的列举。如例文一将问题“处理”为三“事”,便用了三个述制辞:“伏蒙陛下赐臣之策有……”,“又蒙陛下赐臣之问有……”,“臣伏以圣策首章曰……”。而元稹则用《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中用“臣伏读圣策乃见……”,“臣伏读圣策又见……”[5]2484-2485等。刘蕡则连用四个“伏以圣策有……”[5]2521-2527(飞按:题下小字注云:“太和二年春三月。”)诸如此类。制举对策文通常都有述制辞,而且地位突出,标志显著。“述制语”,即述制辞之后的“复述”部分。或摘录策问原文,或撮其大要;或依其次序一复述,或打乱原序概括复述,总之是用自己的话把策问中的问题“重申”出来,所以不论是摘录原文还是撮其概要,总之皆须有此部分,应是制举对策所特有和必备。例文一的述制是撮要性的,而穆质《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的述制则是照录原文。述制语的多少,与策问中的问题多少相应;但对策者可其中的问题作自己的“处理”,如穆质所述云:“(制策曰)朕祗膺累圣之业,猥居兆人之上。虔恭刻厉,如恐坠失,忧济庶务,夕惕晨兴。”[5]2480虽是策问的原话,但在策问中并不是作为具体问题提出来的,穆质却将其“处理”为一个“问题”并加以“复述”(及对答)。然则述制语还有某种“审题”的功能:对策者可以“审时度势”,确定问题的多少、轻重、先后,有的可以“小题大作”,有的可以避而不答,甚至可以“无中生有”——把在策问中原来不是问题的话语“处理”成问题,因此述制语并非完全被动“复述”,也有一定的主动性,也是对策者认识水平的一种体现。述制语在对策中有接转话语以便对答的作用,也可以方便考官判卷,还不同程度地增强了对策文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因其不同程度地“兼有”了策问文,从而可以不完全依赖策问文而独立存在,也可以据之不同程度地“复原”策问文,如开元十四年“神岳举”的策问文已不得而见,但在现存(袁映)对策文中有所复述,尚可见其大概(《文苑英华》卷四百八十一《神岳举贤良方正策》,第2456-2458页。飞按:《英华》于题下小注云:“册问阙”;于袁映名下小注云:“未审何年。”《登科记考》卷七“开元十四年”之“贤良方正科”下考云:“《文苑英华》载《神岳举贤良方正策》。玄宗于十三年东封,十四年试岳牧举人,则神岳举当在此年。”下录登科人有袁映。第243页)。“承制语”,述制之后,一般要有所承接,如例文一云:“伏蒙陛下赐臣之策(述制辞),有思兴礼乐之道,念救疲甿之方,别惩往戒来之宜,审推恩寓令之要(述制语)。至矣哉,陛下之念及此,此实万叶之福也,岂惟一代之人受其赐而已哉(承制语)!臣闻(入对辞)……”[5]2493又如皇甫湜云:“……此陛下之忧勤如此(承制语)。”[5]2499舒元褒云:“……陛下首问及此,有以见圣人思理之深也。”[5]2504或称颂,或奉承,或感激,或表态,其实都是对所述制策问题的顺承和渲染,为下面的对答营造语境和氛围。“入对辞”,正式对策开始,通常用“臣”、“臣闻”、“伏以”、“夫”之类的辞语发端,如例文一分别用“臣闻”、“臣有以知”、“臣敢不再竭狂直”。皆可作为就某问题开始对答的标志。“对问语”,具体的对答话语。由于(一道制)所问通常不止一事,相应的对问语也不止一段,如例文一便有三段。对问语是策项的主体与核心,也是对策文的主题与核心,其必要和重要自不待言,无烦多举。“出对语”,对问完毕,还要说一些话语,既出离“对答”语境,同时也有“善后”的意味:或强调其所对可取,或恳请皇帝实行,或宣明忠诚谦逊,或表达心情态度……如例文二,其一云:“伏惟陛下慎而思之,勤而行之,则太平之风、大同之俗,可从容而驯致矣。”其二云:“此言王者行道非始之难,终之实难也。陛下又能终之,则太平之风,大同之俗,如指掌耳。岂止化流、朴复、刑措、教敷而已哉!”皆为出对语。由于所对问题不止一个,出对语便有“分出”与“总出”之别,前者是关于某一(些)问题的出语,后者则是关于全部问题的出语,后者更为常见。
    策尾,是对策文的结尾部分。如例文二《策尾》的三段皆是。其文字长短不一,长者如例文一,约130字;穆质的策尾达500多字;短者有十几个字,如:“臣不胜葵藿倾心之至。谨对”[5]2513;也有只用“谨对”两个的。较长的策尾也可作更细的区分:“起收辞”,如“臣……”、“愚臣……”、“微臣……”之类,提示问题回答完毕,其下转入收束。“收束语”,起收辞之后,表达称颂、感激、自信、谦逊、恳请之类的话语,既为所有对答作收束,也为全文作收束。如例文一云:“(臣)生也幸,得为唐人……伏惟少垂意而览之,则臣生死幸甚”一段,从多个方面为自己“过言”作辩护和渲染,其实质还是希望得到皇上的重视和录用——其策其人。“终对辞”,即最后的“谨对”(或用“臣谨对”)。有“终篇”和“终道”之别:前者是一篇对策的终了;后者为一道对策的终了。然则一道制的一篇即一道,故终篇亦同终道;而多道制的最后一道终对辞往往与全篇的终对辞相连或相兼。然则终对辞不仅是策尾终结的标志,也是全部对策文的终结标志,同时也是整篇试策文的终结标志,故为所有对策文所必备,亦属最显著、体制性最强的结构部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