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庄子》中的人物、人名资源及其对人名研究的价值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典籍与文化》(京 newdu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庄子》保存了不少人物及其姓名。无论这些人物是否为虚构,它们的存在对于人名研究或姓名学研究仍然可以算得上一份珍贵的资源,对于其他历史文化研究也具有一定价值。
    关 键 词:《庄子》/人名研究姓名学
    作者简介:冯坤,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出土文献与思想文化
     
    《庄子》的体例多用寓言,可以说几乎是由人物故事连缀成书的。全书33篇,其中仅5篇是典型议论文,且篇幅极短;此外又在《齐物论》等篇,存在一些连续的议论段落。其余的部分,则由数百个或并列连属、或互相独立的人物故事呈现给我们一份光怪陆离的人物表。
    这些人物的存在,对我们来说,是一份珍贵的资源。但我们要研究利用这些资源,却首先需要面对相当复杂的背景:其一表现在其寓言体裁具有强烈的文学性,其人物真伪难辨;其二,其书并非一时一人所作,其中可能夹杂晚出篇目,也使人物源流混杂。对于文学性而言,书中的人物,未必是实写,但形象存留至今,也未尝不是时代背景的反映,仍旧存留有一定价值。对于晚出篇目而言,出土文献已经证实书中篇目至晚不过汉初①,考虑到形成篇章的基本结构或者观念需要时间来酝酿和发展,这些篇目萌芽的时间可能还要更早一些。《庄子》全书的成书时间,仍然被限定在战国中晚期至秦末汉初这段时间之内,大致可以排除汉人虚造的可能。至于成书年代不一、人物源流混杂的问题,由于《庄子》全书普遍被认为是庄子及其后学所作,书中不同篇章之间存在大致相近的主题和传承关系,我们可以辨析其传承源流,及其在不同支派之间显现出的细微变化。《庄子》流派的细分,长期以来聚讼不定,学者各有其标准,其中刘笑敢先生《庄子哲学及其演变》分派简明,持论客观,为学界所普遍接受,故本文从之。其说以为内篇出现时间最早、为全书核心;并将外、杂篇分为继承内篇、兼综儒法、抨击儒墨三类支派,简称为“述庄派”、“黄老派”、“无君派”,三者内部语词各有共通之处,各自也对内篇有所呼应;《说剑》则被看做羼入的篇目,不加讨论②。不过《盗跖》、《渔父》、《让王》刘书划作“无君派”,但三篇与《说剑》相似,历来被怀疑晚出,文体也与“无君派”不同,尤其前两篇与其他篇目相比,寓言的文学色彩、叙事技巧和单个寓言的篇幅都有明显的发展,出现时间当在三派之后,故本文将其单独处理。此外尚有一些孤立存在的人物姓名,独立反映出了某些文化现象,或者保存了故训旧说,也可以为我们采取,以备训诂之用。
    我们研究和利用《庄子》中的人物姓名,对于《庄子》一书而言,可以疏通文脉,既而细致入微地理解其思想;对于广泛的文化研究而言,则可通过考辨系联,积累多方面的知识:人名的姓氏和身份,能够保存古代世系和族氏的信息;从人名的名与字中,可以知晓古人取名的规律;人名中的常见用语,还有助于辨析名物、语汇,理解古人的文化心理。先秦时代去今久远,只言片字亦足珍贵,对于这份丰富的资料,如果因为它的复杂性而轻易将其弃置,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本文希望,能够在此介绍对《庄子》人物姓名的研究状况,并列举《庄子》中有哪些人名资源可资利用,以求抛砖引玉。如有所补,幸莫大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