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战国晚期以《礼记·月令》为代表的月令文体,在知识资源上集前代天学知识之大成,在话语方式上建立了“以月系事”的新范式。先人在定义时间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建构着自身的存在方式,其中,《四方风》、《尧典》展现了月令的观念渊源,《周礼》、《十二月神图》则印证了月令的制度基础,《夏小正》是为月令的原始雏型,《礼记·月令》则为其成熟形态。传世的几种月令文献,体现出战国阴阳家对巫史知识资源的继承,它们独特的文体形态,则展现了上古天学知识、观念、制度相互生成的关系。因此,《月令》的写定是一个深具文化意义的过程,从中可以窥见先商到战国这段时期,知识观念的变迁以及社会阶层的变动是如何推动着文体的发展。 关 键 词:月令/夏小正/天学/知识观念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上古知识、观念与文献体系的生成与发展研究”(11&ZD103)。 作者简介:林甸甸,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在人类历史上颇为有趣的一点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古代文明,踏出的认识自然的第一步,通常都是对时间的观测和判断。不同于采集和狩猎这两种最初的生产活动,农业改变了人类对待自然的根本方式,“人类由过去的那种简单、被动的自然资源的索取者,逐渐转化成为有头脑的、主动的自然资源的开发者、生产者。”①农业的发展,推动着人们去寻找时间分割的节点,气候循环的周期。然而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与农作需求的不同,人类构建出的历法系统也多有差异。“时间”这个概念,或者更准确地说,各种各样的“时间单位”,都并非纯粹的客观维度,而是基于种种文化背景与实际需求,被人们建构而成的。 农业革命最伟大的价值,就在于它赋予先民作为生产者的自觉,人类对自然的积极认知,正是从这个原点开始的。他们冀望从自然界中找到某种真理性的启示,某种与人世相关联的规律,并且因为坚信着人事活动中包含着某种自然合理性,从而求得立身于天地之间的自信。或许正是这份对精确性的向往,这份对普适真理的渴求,促使人类穷尽一切去探索时间的根本属性。从物候历到星象历再到推算历,历法的每一次变革都足以在文明史上留下观念的印记。在中国的先秦时代,历法从“观象授时”的物候历,一路演进成“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的推算历,完成了从方法到观念的一次重要蜕变。与此同时,先秦的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的建构过程也在同步进行。作为一项垄断知识的“时间”,在上古时代正是君王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这一时期的思想和制度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先秦留下的诸多文献与出土材料,使得今天的我们得以从字句中追寻先人时间观念的渊源与传承。其中,战国晚期以《礼记·月令》为代表的月令文体,在知识资源上集前代天学知识之大成,在话语方式上建立了“以月系事”的新范式。当我们采用“知识—制度—文献”这样的复合视角去重新审视先秦的月令文体时,可以看到“时间”作为一项观念性的知识,在先秦文化史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这些记录时间的传世文献与出土材料之中,《四方风》、《尧典》向我们展现了月令的观念渊源;《周礼》、《十二月神图》则印证了月令的制度基础;《夏小正》是为月令的原始雏型;《礼记·月令》则为其成熟形态。考察月令这一文体的产生与形成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先人在定义时间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建构起自身的存在方式。因此月令文体可谓是窥探先秦“时间政治”的一个绝佳窗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