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元代“师古”与“师心”并不对立。古与今也不对立。元人尚古而非复古,“古”不以时代论,以“本乎情而得其自然之妙”者为古。合风雅正脉之作,今亦为古;“今”之作者,志存高远,“能自为古”,则我即古,或者说不今不古,亦今亦古。黄溍言“不二于古今”,可以作为其精神的概括。元人倡导师心,以为诗乃“人心自然之乐”,追求“诗而我”。元人的“师古”论是通达的,元人的“师心”论具有理论创新的价值。元代诗学的“师古”与“师心”论,在明代之前,而高于明人。 【关 键 词】元代诗学/师古/师心/不二古今 【作者简介】查洪德,南开大学文学院 研究中国诗学史的人一般认为,元代诗学的倾向是复古。元人自己好像也认为,其诗学的走向是趋于古,欧阳玄就说:“我元延祐以来,弥文日盛。京师诸名公,咸宗魏、晋、唐,一去金、宋季世之弊,而趋于雅正。诗丕变而近于古。”①但可以肯定地说,元代诗论家之尚古并非复古,而多是以师古救宋季金末诗学之弊,欧阳玄之说,即是中的之论。元代诗论家之“古”,也并非与“今”对立,在他们看来,合风雅正脉之作,今亦为古;“今”之作者,志存高远,能自为古,则我即古,或者说不今不古,亦今亦古。以元人尚古为复古,是对元代诗论的误解。元代学术以融通为特色,其中最受关注的当然是融会朱陆,许多人出入于朱陆之间。相应地,在诗学领域,师心之论也时时可闻,并有一定影响,成为明代师心诗论之先声。 明代诗学有“师古”与“师心”的矛盾。元代诗学虽有师古与师心之论,但并不对立。事实上,师古与师心是不可偏废的。所以,元代诗学的师古与师心论,更具借鉴价值。“不二古今”②,可以作为其精神的概括。 一、“师古”之论 在古人的观念中,崇古往往与右文相连。所以,文化也好,文学也好,以古为尚,是贯穿古今的倾向。但若加以细究,不同时代,不同论者之所谓“古”,含义可能相去甚远,有时则以复古为新变。 要真正认识元人的师古主张,就应对元人之所谓“古”有具体了解。不少人倡导师古,但不同的论者心目中的“古”并不同。影响大的,莫过于方凤《仇仁父诗序》转述仇远的说法:“近体吾主于唐,古体吾主于《选》。”③似乎律诗以唐为古,古体以《文选》所载汉魏古诗为古。研究者或以为此即当时普遍性的意见,至少是方凤和仇远的意见。其实并不尽然。就在这篇文章中,方凤谈他与仇远论诗,说:“唐人之诗,以诗为文,故寄兴深,裁语婉;宋朝之诗,以文为诗,故气浑雄,事精实;四灵而后,以诗为诗,故月露之清浮,烟云之纤丽。”④如此宋末“四灵”以前的诗,都是学习的对象。宋末以前均为可效法之“古”,只有宋末,诗道大弊,此时之诗,才是应摒弃的“今”。不独方凤、仇远如此说,这也是当时很多人的看法。如方回,在他看来,唐人诗、两宋诸大家诗,均属正脉。只是到南宋末,“学禁息而时好乖,七许浑,五姚合,哆然自谓晩唐……诗道不古自此始”⑤。此前之诗,都属他所谓“古”。特别要指出的,在多数论者那里,“古”并不以时代论,“古”体现为正道与古意。郝经选取体现古意的代表如陶渊明,以为陶渊明“天资高迈,思致清逸。任真委命,与物无竞,故其诗跌宕于性情之表,直与造物者游,超然属韵”。其风格“野而不俗,澹而不枯,华而不饰,放而不诞,优游而不迫切,委顺而不怨怼,忠厚岂弟,直出屈宋之上”,其精神则“庶几颜氏子之乐、曾点之适,无意于诗而独得古诗之正,而古今莫及也”⑥。元代诗论家之所谓“古”,很多时候代表着论者的诗学理想追求。这里分论如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