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此生未完成,但爱永不凋零

http://www.newdu.com 2017-10-11 中国青年网 newdu 参加讨论

 
    《练习告别》的作者是玛丽安·库茨,对于她和这本书,欧美各大主流媒体一致给予了近乎“溢美”的评价:
    横扫2016年度19项英美文学大奖;令万千读者动容、落泪的治愈系亲情告白,轰动英伦三岛的生死之书。
    《纽约时报》畅销榜编辑评价:“每一页都让人微笑,每一句都令人唏嘘。”
    惠康图书奖获奖词:“玛丽安·库茨以睿智、优美、深情的文字记述了丈夫的最后一程。阅读这本书,让你有种独一无二的感觉,它仿佛是为几十年后的你自己而写……”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文字叙述“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限于才华,终于人品”。才华与人品是最为核心的东西,坦诚地说,我喜欢上了这个作者,因为才华,因为她的思想与经历——我无法想象当我处于作者所处的环境之时,我会如何的生活,我无法想象,也不敢去想象。
    作者本人有过两次痛苦的流产经历,于万千祈求之中获得了命运的眷顾,孩子的出生渐渐将她内心深处的苦痛抚平。丈夫的温柔体贴,孩子的天真纯真,家庭的美满和谐,一切看来都向着人们所期许的那种完美生活方向发展。
    而恰在作者感觉一切都是如此美好之时,命运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她从美好状态拉了出来,无情,冷厉,残忍,不留任何思考的余地——她的丈夫被确诊为癌症,噩耗的突然而至,刹那间就将她所有的感觉神经摧毁。她麻木了,灵魂被剥离,甚至于连最起码的感觉都已经飘失,所谓“大悲不言痛“也许就是这样的情形。
    这是一个永恒的问题—— “to be or not to be “,命运的无情丝毫不影响既成的事实。面对着丈夫的即将离世与孩子成长,作者如此描述:“当我看着你这个鲜活的生命和你爸爸那个垂死的生命的时候,我有一种非常超自然的感觉”。当然,这已经是作者在丈夫行将就木之时于现实的一种超脱。
    噩耗初至之时,作者当然没有那种超脱现实的思想层界,她和大多数人的做法一样。首先寻求朋友的帮助,寻求心灵上的倾诉,继而产生出了对现实的抗拒与排斥,歇斯底里般地对命运进行控诉。最后,当她发现这些无谓的挣扎控诉都无用之时,她认清了现实,并接纳了现实,直到最终的超脱。
    这样的心理过程并不难以理解,人类的终极制约性——死亡,已经预示了人类是一种悲剧的存在,世界给予我们的孤独感,依靠个体的力量是难以抵御的,因此,大多数人会去寻找爱人,寻找朋友,本质的目的就是通过与他人建立心灵上的沟通去共同抵抗这种孤独感。
    生活中,我们遇到悲痛之时,总是会第一时间想法设法将自己的悲痛发泄出去,而悲痛做为一种抽象的存在,其最好的发泄途径便是通过倾诉。初时,作者将自己的遭遇昭示于所有的朋友,期许这样能够帮助自己减轻痛苦,她没有对事情的本质——死亡,做过多的思虑。
    时间继续,现实延续持存,作者开始去思考事情的本身,死亡这个命题太大太重了,常人无法对其作出准确的判断,错误的认识造成了作者对现实予以对抗,对待朋友施以懈怠,乃至于发展到不得不去看心理医生。一切平复之后,作者又不得不直观的去面对现实。原来,面对现实,就是一种与命运的和谈,而发现和谈无用之后,唯有超脱于此之上才不会让自己沉沦。
    隐藏在书中两条完全不同的线索贯穿着全文——丈夫的必然死亡与孩子的成长,完全就是0与1的最真实的注解。
    “活着=存在=1,死了=不存在=0”,这公式就是这般冷冽、残酷,但生命的本质就是这样。两条不同线索所引出的情节编制交错,便构成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我们都爱讨论人生,但人生是是什么,谁也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
    作者亦步亦趋地跟随着丈夫踏向死亡的脚步,近距离感观死亡的幽冷与寂灭;同时,也伴随着孩子成长的脚步去感受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伟大与生机。爱情,亲情横向发展,死亡,生命纵向的对抗,都被作者切身感受了。经历过所有这些事情之后,千言万语也仅仅凝练成了一句话——“活着的人可以宽慰了”——读罢令人泪下,同时更明了了生命与爱之伟大、厚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