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明清时期女性诗文集在东亚的环流(8)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张伯伟 参加讨论

    八、结语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欧美书籍史研究领域中,人们越来越普遍地认识到,“书籍史是一门重要的新学科,是一种用社会史和文化史的方法研究人类如何沟通和交流的学问”,“人们的想法和观念是怎样通过印刷品得到传播的,阅读又是怎样反过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93)可见,近三十年来的欧美书籍史研究,已经完全摆脱了纯物质、纯技术的观念,而是试图采用社会史、文化史等方法,探讨书籍在人类沟通和文化转移方面的作用。在东亚书籍史的研究中,以往的工作偏重在汉籍的“东传”或“回流”,而较少着眼于“环流”(94)。无论曰“东传”或“回流”,其考察的路径往往是单向的,而“环流”的视角所见者,则是曲折的、错综的、多元的流动,而且这种流动还是无休止的。前者所获往往是书籍传播的“表象”,而“环流”着重探索的是书籍传播、阅读之后的“心象”。2010年举办的“印刷出版与知识环流——十六世纪以后的东亚”国际会议,尽管其主旨已有新意,会议论文在具体问题的探讨上或多新见,但实际成果依然属于单向的,能够在文献、历史、理论和方法上达到“环流”要求的实为罕觏。沈国威先生在论文集的“跋”中指出:“环流的视角要求我们,不仅关心书籍的印刷出版,还要注意书籍的流通、阅读(包括对流通、阅读的限制);当然更主要的是书的著者、内容。”(95)我基本赞同他的意见,但认为核心问题乃在阅读,书籍的内容是通过“阅读”或“误读”而发生影响。所以,我理解的“书籍环流”,包含了书籍本身在传播中的多向循环,书籍内容的阅读、接受并反应的互动,以及由此引发的观念和文化立场的变迁。这一题旨相当丰富,限于篇幅,本文仅仅就明清时期女性书籍在东亚的环流现象作了一个初步的描写,概括为采访、购买、输入、馈赠、翻刻、编集等六目,略举其例以明之。至于这些书籍是如何被阅读,阅读中出现了哪些误读,阅读后又是如何发生影响,则拟在今后的论文中续作探讨。
    注释:
    ①《诗薮》外编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63页。
    ②《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14册,济南:齐鲁书社,1999年,第331页。
    ③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九十三《名媛汇诗》,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5年,第1766页。
    ④林鹅峰编:《本朝一人一首》卷三,《新日本古典文学大系》本附原文,东京:岩波书店,1994年,第371页。
    ⑤赵锺业编:《修正增补韩国诗话丛编》第1卷,首尔:太学社,1996年,第510~511页。
    ⑥《大东野乘》本,京城:朝鲜古书刊行会,明治四十二年,第327页。
    ⑦《清脾录》卷三,《青庄馆全书》卷三十四,《韩国文集丛刊》第258册,首尔:景仁文化社,2000年,第45页。
    ⑧金宗瑞:《高丽史节要》卷六肃宗明孝大王丙子元年九月,首尔:明文堂,1981年,第153页。
    ⑨《东国李相国集》卷十七,《韩国文集丛刊》第1册,第469页。
    ⑩金富轼:《三国史记》卷九,首尔:景仁文化社,1973年,第79页。
    (11)《东人诗话》卷下,《修正增补韩国诗话丛编》第1卷,第511~512页。
    (12)《鹤山樵谈》,《稗林》本,首尔:探求堂,1991年,第24页。
    (13)《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六十一,《韩国文集丛刊》第278册,第108页。
    (14)其中也有个别讹误,如《青泥莲花记》、《露书》皆为笔记小说,非女性诗集。
    (15)参见张伯伟:《清代诗话东传略论稿》,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二章。
    (16)有关现存各种《皇华集》的介绍,杜慧月《明代文臣出使朝鲜与〈皇华集〉》下编有概述(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可参看。
    (17)《惺所覆瓿稿》卷十八,《韩国文集丛刊》第74册,第291页。
    (18)祁庆福:《朝鲜诗选校注》,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238~239页。
    (19)蓝芳威:《选刻朝鲜诗小引》,《朝鲜诗选》卷首,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藏本。
    (20)《蓝将军选刻朝鲜诗序》,同上注。
    (21)参见李锺默著,李春姬译:《关于伯克利大学藏本蓝芳威编〈朝鲜诗选全集〉》,载张伯伟编:《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22)沈文倬校注本,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70页。
    (23)《耳谈类增》卷五十四“朝鲜许姝氏诗”,《续修四库全书》第126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11页。
    (24)《小华诗评》卷下,《修正增补韩国诗话丛编》第3册,第524页。
    (25)《清代韩中朝贡贸易考》,收入金善妮译:《中韩关系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29页。
    (26)参见张存武:《清韩宗藩贸易(1637-1894)》第二章、第三章,台北: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年。
    (27)《青庄馆全书》卷十九,《韩国文集丛刊》第257册,第255页。
    (28)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
    (29)《万历野获编》卷三十“朝鲜国诗文”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86页。
    (30)《陶谷集》卷二十八,《韩国文集丛刊》第181册,第455页。
    (31)李宜显《陶峡丛说》指出:“选明诗者亦多,钱牧斋《列朝诗集》当为一大部书。盖自元末明初至明之末叶,大篇小什,无不搜罗尽载。而旁采僧道、香奁、外服之作,亦无所遗,实明诗之府库也。”(《陶谷集》卷二十八)
    (32)胡文楷编著:《历代妇女著作考》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885页。
    (33)(34)钱谦益:《列朝诗集》闰集,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6857、812页。
    (35)《静志居诗话》,《明诗综》卷九十五上引,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403页。
    (36)《静志居诗话》,《明诗综》,卷九十五下引,第4453页。
    (37)《池北偶谈》卷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26~429页。
    (38)张伯伟主编:《朝鲜时代女性诗文集全编》上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第15页。
    (39)《同文汇考补编》卷七,《同文汇考》第12册,台北:珪庭出版社,1980年,第950页。
    (40)《池北偶谈》卷十八“名媛诗”条,第435页。
    (41)《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九十三《名媛诗归》提要语,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759页。
    (42)《题林碧堂七首稿后》,《药泉集》卷二十七,《韩国文集丛刊》第132册,第455页。
    (43)《石北集》卷十一,《韩国文集丛刊》第231册,第414页。
    (44)申光河:《申光洙行状》,《石北集》卷十六附录,同上注,第506页。
    (45)《朝鲜时代女性诗文集全编》上册,第608页。
    (46)《入燕记》(下),《韩国文集丛刊》第259册,第220页。
    (47)在中朝之间书籍输入的情况极少,偶而出现,也是由于漂流船的原因,并非图书贸易。
    (48)代表性的著作如山脇悌二郎《長崎の唐人貿易》、大庭修《江戶時代におけゐ唐船持渡書の研究》、松浦章《清代海外貿易史の研究》等。
    (49)《少室山房笔丛》卷四,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41~43页。
    (50)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
    (51)《乐我室遗稿》卷二,崇文丛书第二辑之五十一,东京:崇文院,1931年,第8页。
    (52)李尚迪:《读〈蔫录〉》,《恩诵堂集》续集“文”卷二,《韩国文集丛刊》第312册,第242页。
    (53)据大庭修:《江戶時代におけゐ唐船持渡書の研究》资料编,大阪: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1967年。
    (54)《青庄馆全书》卷五十九,《韩国文集丛刊》第259册,第56页。
    (55)辛基秀、仲尾宏编:《大系朝鲜通信使》第六卷,东京:明石书店,1994年,第131页。
    (56)《青泉集》续集卷六,《韩国文集丛刊》第200册,第491页。
    (57)我此前在《朝鲜时代女性诗文集全编》的《兰雪轩集》解题中提出这一看法,得到日本仓员正江教授的呼应,见其《〈九州諸将軍記〉揭載李玉峰、許蘭雪軒記事についての一考察——〈雨朝平攘録〉に記録された朝鲜女流詩人——》(载《近世文芸研究と評論》第八十二号,2012年6月)。现在需要稍作修正,即此书之传入并非出于通信使团宣扬朝鲜文教之盛的目的,而是某些“不法”者受日本人的贿賂而代为私购的。
    (58)《庆长以来书贾集览》,大阪:高尾书店,1916年,第84页。
    (59)再举一个可以类比的例子,申维翰《海槎东游录》卷四记载:“湛长老以大阪新刊《星槎答响》二卷示余,此乃余及三书记与长老答赠诸什,而所刊在赤关以前之作,余未卒业。然计于一朔之内,剞劂已具。”(《青泉集》续集卷六,《韩国文集丛刊》第200册,第491~492页)刊刻两卷书,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60)《惺所覆瓿稿》卷四,《韩国文集丛刊》第74册,第173~174页。
    (61)李德懋《耳目口心书》(四)指出:“许端甫《覆瓿集》简牍娟奇可喜,东国罕有也。学明文者,而其取用者,一部《世说》也。”(《青庄馆全书》卷五十一)这里的《世说》,也应指王世贞的《世说新语删补》。而许筠所影响实不止于尺牍,他在其后编纂的《闲情录》一书,更能体现他对“世说体”的仿造。
    (62)《朝鲜诗选序》,《朝鲜诗选校注》,第239页。
    (63)《惺所覆瓿稿》卷十八《丙午纪行》,《韩国文集丛刊》第74册,第290页。
    (64)《列朝诗集》闰集,第6856页。
    (65)《惺所覆瓿稿》卷十九,《韩国文集丛刊》第74册,第296页。
    (66)李廷龟:《月沙集》卷三十四,《韩国文集丛刊》第70册,第89页。
    (67)《通文馆志》卷九,首尔:民昌文化社复制日本朝鲜总督府影印京城帝国大学藏本,1991年,第134页。
    (68)参见金中清:《朝天录》,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第11册,首尔:韩国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448、465、481、542页。
    (69)《湛轩书》外集卷二,《韩国文集丛刊》第248册,第136页。
    (70)《青庄馆全书》卷十九,《韩国文集丛刊》第257册,第264页。
    (71)《白沙集》卷二,《韩国文集丛刊》第62册,第197页。
    (72)此序已佚,据许筠甲辰(1604)八月《上西厓相》云:“辛卯岁,辱制亡姊诗集序文以惠。”(《惺所覆瓿稿》卷二十)可见柳氏确序其集。
    (73)(74)项鼎铉:《呼桓日记》卷二引,《北图古籍珍本丛刊》第20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454、453页。
    (75)参见俞士玲《明末中国典籍误题兰雪轩诗及其原因考论》的相关内容,载张伯伟编:《风起云扬——首届南京大学域外汉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304~305页。
    (76)《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94册,第23页。
    (77)清人厉鹗《焦山古鼎》诗自注云:“明世宗自号天池钓叟,见沈虎臣《野获编》。”(《樊榭山房集》卷六)即指沈德符之《万历野获编》。
    (78)《列朝诗集》闰集卷六,第6856页。
    (79)《名媛诗归》卷二十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339册,第329页。
    (80)《朝鲜时代女性诗文集全编》上册,第171页。
    (81)张伯伟编:《朝鲜时代书目丛刊》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4692页。
    (82)参见韩国庆北大学校Song Ke-Young博士“A Study on the Time of Making Gahang Seojeokbu Handed Down by Dongchundang's Descendants Family”,文末附录经过整理的《家藏书籍簿》,载韩国《书志学研究》第38辑,2007年12月,第1~33页。
    (83)许筠:《丙午纪行》,《惺所覆瓿稿》卷十八,《韩国文集丛刊》第74册,第292页。
    (84)《星湖僿说类选·技艺门》“韩石峰”条载:“壬辰天将李如松、麻贵、北海滕季达及琉球梁粲之徒,皆求书带去。王世贞云:‘东国有韩石峰者,其书如怒猊决石。’朱之蕃亦云:‘当与王右军、颜平原争其优劣。’”(首尔:明文堂,1982年,第449页)
    (85)《亘史》外编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94册,第23页。
    (86)《如意君传》是现存明代最早的艳情小说,以中国传统观念看来,其与“名媛”品格相去甚远,现存版本皆为和刻本,日本且多有翻译、仿作、改写等,而从《名媛诗仙集》的引用来看,也可以为此书在江户时代的流行添一佐证。
    (87)参见仓员正江:《〈九州諸将軍〉記揭載李玉峰、許蘭雪軒記事についての一考察——〈雨朝平攘録〉に記録された朝鲜女流詩人》第七节。
    (88)荏土柏昶《序》语,长泽规矩也编:《和刻本汉籍随笔集》第20辑,东京:汲古书院,1978年,第71页。
    (89)加藤良白:《柳桥诗话》卷上,赵锺业编:《日本诗话丛编》第9册,首尔:太学社,1992年,第35页。
    (90)《五山堂诗话》卷二,《日本诗话丛编》第7册,第95页。
    (91)藤本幸夫:《日本现存朝鲜本研究·集部》,京都: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06年,第114页。
    (92)《东洋历代女史诗选》,京城:宝文馆,1920年。
    (93)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书籍史话》,收入《拉莫莱特之吻:有关文化史的思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85页。
    (94)较为集中的论述不妨以王勇主编的《书籍之路与文化交流》为例,该书精选了2006年在杭州举办的“书籍之路与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上的论文,所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最新出版的王勇主编之《东亚坐标中的书籍之路研究》(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其第二编命名为“典籍环流”,夷考其实,主要讲的还是单向的传播。
    (95)关西大学文化交涉学教育研究中心、出版博物馆编:《印刷出版与知识环流:十六世纪以后的东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497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