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堀川貴司:《瀟湘八景:詩歌と絵画に見る日本化の樣相》,东京:临川书店,2002年。衣若芬系列论文:《阅读风景:苏轼与“潇湘八景图”的兴起》,见王静芝、王初庆等著:《千古风流:东坡逝世九百年纪念学术研讨会》,台北:洪业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第689-717页;《漂流与回归:宋代题“潇湘”山水画之抒情底蕴》,《中国文哲研究集刊》(台北)2002年第21期,第1-42页;《玉涧〈潇湘八景图〉东渡日本之前“三教弟子”印考》,《美术史研究集刊》(台北)2008年第24期,第147-174页;《朝鲜安平大君李瑢及“匪懈堂潇湘八景诗卷”析论》,《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一辑,2005年,第113-139页。内山精也:《宋代八景现象考》,《传媒与真相——苏轼及其周围士大夫的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30-462页。诸公论著甚多,不胜枚举。 ②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胡道静校注《新校正梦溪笔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20页。 ③参见内山精也:《宋代八景现象考》,《传媒与真相——苏轼及其周围士大夫的文学》,第434页。 ④参见周裕锴《宋僧惠洪行履著述编年总案》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45-46页。 ⑤惠洪:《石门文字禅》卷八,《四部丛刊》本,第5页A。 ⑥黄庭坚:《山谷诗集注》卷九《次韵子瞻子由题憩寂图二首》其一,《山谷全集》,《四部丛刊》本,第13页B。 ⑦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四《写真自赞六首》其一,《四部丛刊》本,第6页B。 ⑧惠洪:《石门文字禅》卷一,第7页B、13页A;卷四,第17页B。 ⑨内山精也:《宋代八景现象考》,《传媒与真相——苏轼及其周围士大夫的文学》,第435页。 ⑩义堂周信:《空华集》卷十三《大慈八景诗歌集叙》,上村观光编:《五山文学全集》第二卷,京都:思文阁出版社,1973年,第1710页。“僧史寂音”指惠洪,自号寂音,曾修僧史,作《禅林僧宝传》,《石门文字禅》卷二十四有《寂音自序》。“宋度支”指宋迪,曾官度支员外郎,故称。 (11)彦龙周兴:《半陶文集》卷三《题便面》,玉村竹二编:《五山文学新集》第四卷,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67—1981年,第1104页。“垂须佛”三字见于《石门文字禅》卷九《初过海自号甘露灭》“海上垂须佛,军中有发僧”之句,本非惠洪自号,但日本禅僧好以此称惠洪,竟成其别号。 (12)内山精也《宋代八景现象考》指出:“宋迪之后,以‘潇湘八景图’为画题骤然普及,许多画家对此进行了实际创作。现存的系列组画,是南宋初期的画院画家王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所藏),宋末元初的画僧牧溪(日本文化厅、根津美术馆、出光美术馆等所藏)以及玉涧(日本正木美术馆藏)等仅有的几种作品。”见《传媒与真相——苏轼及其周围士大夫的文学》,第444页。 (13)如衣若芬:《阅读风景:苏轼与“潇湘八景图”的兴起》;《苏轼对高丽“潇湘八景”诗之影响——以李奎报〈虔州八景诗〉为例》,《宋代文学研究丛刊》第10期,高雄:丽文文化事业公司,2004年,第205-229页。 (14)惠洪:《石门文字禅》卷十五,第26页A-27页A。 (15)东沼周曮:《流水集》卷三《次韵房州见寄鹿苑堂头和尚》,《五山文学新集》第三卷,第356-357页。 (16)释居简:《北礀集》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1986年,第106页。 (17)清元说、超宣等编:《百痴禅师语录》卷二十六,《嘉兴大藏经》第28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7年,第136页。 (18)《碧岩录》卷六第五十三则:“马大师与百丈行次,见野鸭子飞过。大师云:‘是什么?’丈云:‘野鸭子。’大师云:‘什么处去也?’丈云:‘飞过去也。’大师遂扭百丈鼻头,丈作忍痛声。大师云:‘何曾飞去?’” (19)惟肖得岩:《东海璚华集》卷三,《五山文学新集》第二卷,第796页。 (20)《补续高僧传》卷二十三载智永作《潇湘夜雨图》,牧溪法常、玉涧若芬《潇湘八景图》今存日本。 (21)彦龙周兴:《半陶文集》卷三,《五山文学新集》第四卷,第1137页。 (22)黄庭坚:《山谷诗集注》卷十一《寺斋睡起二首》其一,第2页A。 (23)惟肖得岩:《东海璚华集》(七言绝句),《五山文学新集》第二卷,第986页。 (24)东沼周暇:《流水集》卷三,《五山文学新集》第三卷,第343页。 (25)希世灵彦:《村庵稿》上卷,《五山文学新集》第二卷,第290页。 (26)横川景三:《补庵京华前集》,《五山文学新集》第一卷,第223页。 (27)所引景徐周麟三首诗,分别见《翰林葫芦集》卷三、四,《五山文学全集》第四卷,第129、183、185页。 (28)心田清播:《听雨外集》,《五山文学新集》别卷一,第691页。 (29)《石门文字禅》卷十六《舟行书所见》:“个中着我添图画,便是华亭落照湾。”参见周裕锴:《风景即诗与观者入画——关于宋人对待自然、艺术与自我之关系的讨论》,《文学遗产》2008年第1期。 (30)如《江湖风月集》、《无象照公梦游天台石桥颂轴》两部诗歌总集所收全为七绝,《中兴禅林风月集》收七绝80首,五绝20首。参见朱刚、陈珏:《宋代禅僧诗辑考》附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688-735页。 (31)释宝昙《题寿居仁远浦归帆》:“筑室江南欲尽头,故将沙尾系行舟。如何落日苍茫外,一幅西风去不收。”见《全宋诗》第43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7128页;释居简《老仙平沙落雁》:“楚天如纸字横斜,纸阔行疏对落霞。传得夜来沙上影,不传书信伴梅花。”见《全宋诗》第53册,第33177页;释法澄等编:《希叟绍昙禅师广录》卷七,《卍续藏经》第12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第314页;衣若芬:《玉涧〈潇湘八景图〉东渡日本之前“三教弟子”印考》,第161-162页。 (32)报恩从伦:《林泉老人评唱投子义青和尚颂古空谷集》,《卍续藏经》第117册,第559页;昭如希陵等编:《雪岩祖钦禅师语录》,《卍续藏经》第122册,第489页;超永编:《五灯全书》,《卍续藏经》第141册,第745页;通容辑著:《祖庭钳鎚录》,《卍续藏经》第114册,第759页;德亮等编:《撄宁静禅师语录》,《嘉兴大藏经》第33册,第509页。 (33)参见周裕锴:《禅宗语言》下编第二章第四节“行话”,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70-278页。 (34)“明白”是惠洪自号,《石门文字禅》卷二十有《明白庵铭》。 (35)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八《福州玄沙师备禅师》:“师一日遣僧送书上雪峰和尚。雪峰开缄,唯白纸三幅,问僧:‘会么?’曰:‘不会。’雪峰曰:‘不见道,君子千里同风。’其僧回,举似于师。师曰:‘遮老和尚蹉过也不知。’”宋释法应集、元释普会续集《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三十一有“玄沙白纸三幅”公案并宋元禅僧颂古十二首。 (36)齐己如本、祖淳法慧编:《瞎堂慧远禅师广录》卷三,《卍续藏经》第120册,第957页。 (37)以上三条见横川景三《小补东游集》之《次韵益之见寄文叔诗》、《补庵京华前集》之《笑云西堂住相国同门疏》、《补庵京华后集》之《继章住建仁江湖》,《五山文学新集》第一卷,第82、222、390页。 (38)以上四条见彦龙周兴《半陶文集》卷三之《景筠字说》、《秦英字说》、《跋旭岑杲藏主诗卷》、《与人绝交书》,《五山文学新集》第四卷,第1066、1111、1118、1150页。 (39)天隐龙泽:《翠竹真如集》卷一《诸谢》,《五山文学新集》第五卷,第702页。 (40)万里集九:《梅花无尽藏》卷六《答仲华丈六扁诗序》,《五山文学新集》第六卷,第915页。 (41)横川景三:《补庵京华前集》之《天隐住真如江湖疏》,《五山文学新集》第一卷,第290页。“如春在花”之喻屡见于《石门文字禅》,如卷三《送朱泮英随从事公西上》:“气如春在花。”卷十五《读法华五首》其三:“叶叶花花总是春。”卷十九《灵源清禅师赞五首》其四:“如春在花,如意在琴。”卷二十五《题准禅师语录》:“如春在花木,而不知其所从来。”明释真可《石门文字禅序》曰:“禅如春也,文字则花也。春在于花,全花是春;花在于春,全春是花。而曰禅与文字有二乎哉!” (42)瑞溪周凤:《小补集》卷首序,《五山文学新集》第一卷,第3页。 (43)景徐周麟:《翰林葫芦集》卷四,《五山文学全集》第四卷,第198页。 (44)彦龙周兴:《半陶文集》卷三《千江字说》,《五山文学新集》第四卷,第1066页。 (45)横川景三:《薝蔔集》之《天英住相国道旧》,《五山文学新集》第一卷,第851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