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退汀洲岸碛斜,群鸿初下乱如麻。白苹红蓼孤湾外,一阵横飞避钓搓。(平沙雁落)八首诗中不少词语可在佛典禅籍中找到出处:(1)摩醯顶门眼——《福州雪峰东山和尚语录》上堂云:“大启毗卢楼阁门,亚竖摩醯顶门眼。”(2)暗中一点不相瞒——《石田法薰禅师语录》卷二元日上堂云:“大雪满长安,春来特地寒。新年头佛法,一点不相瞒。”(3)苍龙吞却夜明珠——《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八示众:“海神失却夜明珠,擘破弥卢穿七窍。”(4)鲸音——《祖庭事苑》卷四《雪窦祖英下》释曰:“鲸本无声,因鲸跃而蒲牢鸣,故曰鲸音。”(5)声边耳畔——《楞严经》卷三:“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6)自家认取——《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二上堂:“证取自家境界。”又卷十小参:“何不自家究取?”(7)波罗岸——《古尊宿语录》卷四十二《宝峰云庵真净禅师住洞山语录》:“证大寂灭,到波罗岸,出生死辙。”(8)虚空赤骨律——《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五上堂云:“寸丝不挂,犹有赤骨律在;万里无片云处,犹有青天在。”(9)觌面拈来——《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八“南阳无缝塔”高峰原妙颂:“国师塔样最尖新,觌面拈来不露文。”(10)锦鳞——《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十七秀州华亭船子德诚禅师曰:“钓尽江波,锦鳞始遇。”枯木法成颂:“一叶轻舟泛海隅,金钩钓得锦鳞麤。”(11)白苹红蓼——《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卷一上堂云:“白苹红蓼岸边秋,短桨轻帆与自由。要会到家一句子,长江依旧水东流。”这些有禅籍出处的词语,往往是禅宗内部约定俗成的有独特意义的宗门行话。(33) 清拙正澄开创的以“潇湘八景”说禅的传统,在后来的五山诗僧那里或多或少地保留下来,如景徐周麟的《江天暮雪》诗,就对画面展开了禅意的联想:“山店揜扉船覆蓬,漫天吹雪暮江风。尽驱明白八篇景,(34)卷入玄沙三幅中。”这首诗在对白雪皑皑的图画的观照中,把惠洪(号明白庵)的“潇湘八景”诗(特指“江天暮雪”)与玄沙师备禅师(835—908)的一段公案联系起来,白色的画面犹如玄沙的白纸三幅,充满了意味深长的禅意。(35)从前面所举惠洪的两组“潇湘八景”诗来看,似乎本身并无多少禅学的内涵,但由于惠洪的僧人身份及其以“文字禅”命名的诗文集,很容易让禅林的读者生出“诗中有禅”的联想。 第二点,“潇湘八景”的禅意化倾向,与宋元及日本五山禅林的“文字禅”观念分不开。尽管在禅宗传法谱系上,惠洪因没有法嗣传承而在南宋禅林里逐渐被边缘化,然而他的过人才华和创作实绩却得到不少禅僧公开或私下的羡慕,并步其后尘,其中著名的有竹庵士珪、橘洲宝昙、北礀居简等。而惠洪的“文字禅”之说也暗地得到南宋一些禅师的支持辩护,如瞎堂慧远(1103—1176)在《答陈郎中》书中指出:“然文字禅,不可不学。他日参究己事未明,只于教乘中作个知解宗徒、义学沙门,有何不可?”(36)在五山禅林后期,“文字禅”更成为一种流行的风尚,不少禅僧不仅对其内涵表示宽容和理解,甚而进一步公开推崇和提倡。兹举数例如下: 主宾分位荫凉话,文字说禅甘露诗。 某,佩祖师印,说文字禅,雪连燕山。大明国里行脚;云近凤阙,奉天殿前赐衣。 文字说禅,学东鲁得西来意;行藏知命,习南郭勒北山移。(37) 元有天隐,说文字禅,秉书记笔,皆州之异产也。 栖芳一代活宗师,至文字禅,则波澜浩渺,后生岂可窥涯涘乎? 昔祖翁得先正觉之道,充然为足,而后游中华,学文字禅,规模全室,而借润竹庵等诸老。千光、惠日、大觉、正觉尔来唱文字禅者,盖横岳一派之于东海,海之一滴也。(38) 定惠东堂大和尚:说文字禅而端居一室,佥曰文哉从周。(39)仅从上引数例就可看出,有文字禅倾向的禅僧不在少数。“文字禅”三字已变成对禅僧的赞美词汇。 在五山诗僧眼里,中华之禅文化是通过文字而传到日本的,习禅不可脱离诗文的修习。诚如万里集九(1428—?)所说:“诗熟则文必熟,文熟则禅必熟,莫为易也,莫为难也。”(40)诗文的修习与禅的修习是同步的。而这种观念也来自惠洪《石门文字禅》春花之喻的启发,横川景三如此申说:“禅文诗如春在花,儒释道似水归海。”(41)按照佛教华严法界观来看,春是真如,花是事相,春为全体,花为分身,因此,参禅、赋诗、作文,无非是佛事的不同表现而已,原本为一。 如果说宋元时期的诗僧在禅门里常遭到轻蔑的话,那么在日本五山时期,作诗已成为深受禅门高僧喜好的传统,诗僧亦为禅门所推重。正如卧云山人瑞溪周凤(1391—1473)所说:“文章已一小技,诗又于此尚为末,何况于道乎!然则诗实吾徒不可学者乎?故以清凉觉范为诗僧,有识所恨也。但近古高僧,皆有诗集,后生相承而学之耳。……且论诗论禅,岂有二哉!至于参句参意,惟一也。若不舍文章末事,而得吾道本色,则可谓大全焉。”(42)应该说,这种诗禅一体的观念在五山文学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惠洪就是五山诗僧心目中“参诗如参禅”的杰出典范。当然,在五山诗僧看来,不光是论诗如论禅,而且论画亦如论禅。景徐周麟在《题画》诗中指出:“古人论画似论禅,教外别传王辋川。咫尺淡浓山既雨,天公水墨夕阳边。”(.3)正是这种诗、画、禅相通的观念,使得一个本属文人画范畴的“潇湘八景”,堂而皇之成为禅林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彦龙周兴曾赞叹:“觉范出江之南,而赋湘江八景,称之天下之英。”(44)而横川景三则称誉:“觉范著《文字禅》,实为天下英物。”(45)这意味着惠洪所赋《潇湘八景》,在五山诗僧评价体系里,几乎就是“文字禅”的当然代表。 从某种意义上说,由惠洪开创并由中日禅林继承发扬的“潇湘八景”诗书写传统,可以被看作“文字禅”影响下中日文化交流特别是文学艺术交流的一个绝佳象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