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郭金牛:写诗这种表达,离我内心更近一步(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北京文艺网 王日立 参加讨论

    我完全把深圳当成一个具有诗歌精神的城市
    记者:第一首诗写的是什么?第一首发表的是什么?到目前为止写了了多少首诗,出版几本诗集?
    郭金牛:我已不记得写的第一首诗是什么了。早些年,我在流浪的时候写过一些诗,有时在工地的木板上,有时在工厂的集体宿舍,流浪的时候,在公共广场也有写过,在流浪的生活中,随写随丢,近几年生活得到稳定,所写的作品得到了存留,现在,大多数时候,我在网吧的电脑前完成诗歌写作,一边抽烟,一边在键盘上敲字,很投入,忘我。有的诗一气呵成,非常快意;有的诗则完全相反,众里寻“她”千百度,愁肠百结。一首写完后,就会发到网络诗歌论坛和诗歌网站上,我经常去的网站有北京文艺论坛,中国诗歌流派网和诗生活论坛,同时,我在这三个网站,赚职版主或编辑。
    记者:第一首发表作品大约是2011年左右,在《宝安日报》打工文学周刊上,是编辑徐东老师编发的小说,后来又编发我几首诗歌,屹今为止,我大约共写了80首左右的诗歌。
    郭金牛:诗集《纸上还乡》出版是我第一部诗集,我没想到要出版诗集。自费出版对于来说,当然是一种经济负担,我不想为诗所“累”。《纸上还乡》结集出版重要契机就是我获得国际华文诗歌奖诗集奖。在这之后,著名诗人杨炼和青年评论家秦晓宇先生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荐了我获奖作品,杨炼先生说:《纸上还乡》诗集是当代中文诗一个非常重要的收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3年被评为中国十大优秀出版之一)负责人王焰及古冈编缉阅读了我的诗集《纸上还乡》以及北京国际华文诗歌获奖作品之后,立即立项出版北京国际华文诗歌奖获奖丛书,这套丛书抱括另一本获奖诗集《绮丽》(钟硕著),就这样,我的诗集《纸上还乡》有幸出版了。诗人梁平在《良好地节气与风范》一文的评点我的诗歌:既没有波德莱尔那样偏执的“恶”,也不是飞机、高铁、楼堂馆所和灯红酒绿的城市浮华外表,而是从城市人的精神向度上在雕刻标记。
    呵呵,我完全把深圳当成一个具有诗歌精神的城市,以至于我在这个异乡城市,一呆就二十多年。今天,恰好,我将这些草就成我的地篇,恰好,前不久,作家吴晓波秦晓宇吴飞跃导演的中国诗歌记录片《我的诗篇》也在深圳龙华我的出租屋里开机拍摄。
    记者:鹿特丹国际诗歌节主席巴斯·科沃特曼为你颁奖的详情?
    郭金牛:诗作被鹿特丹国际诗歌节主席巴斯·科沃特曼关注和颁奖,纯属偶然,2012年8月,我上了北京文艺网,接触到北京国际华文诗歌奖这个大赛的论坛,在投稿论坛随意贴了一组诗歌,杨炼先生在我诗歌后面作了认真回贴和评点,令我非常激动,这是第一次有诗人对我的诗歌作出评点,毫不讳言,这对于我个人而言,诗人杨炼的关怀,让我感受到邻家大哥一样的温暖,同时,使我的诗歌书写,得到了来自诗歌外部的力量,在北京文艺诗歌论坛,我陆续读到其它参赛诗人的优秀诗作,并频频在这个论坛贴诗,此后,著名诗人唐晓渡、西川、翟永明、杨小滨都曾将我的诗列入精华诗。我且写且读且评,渐渐“混入”了诗人这个群体,随之得到关注,并参加了第44届鹿特丹国际诗歌节。
    鹿特丹国际诗歌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诗歌节之一,聂鲁达、布罗茨基、帕斯、沃尔科特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以及中国诗人北岛、杨炼、西川、翟永明等人都曾获邀参加,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诗歌节之一。2013年6月14日,鹿特丹国际诗歌节在美丽的荷兰海港城市鹿特丹举行。由诗人杨炼和秦晓宇策划了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与鹿特丹诗歌节以特定的方式推出当代“中文诗诗歌主题”,由腾讯网微博直播 “鹿特丹——北京文艺网国际同步诗歌节”。享誉国际的诗人阿多尼斯、杨炼全球诗人包括全球华语诗人及国内诗歌爱好者“共此诗歌时刻”,历时三个小时的“鹿特丹——北京文艺网国际同步诗歌节”圆满于网上呈现。当日现场腾讯网及北京文艺网点击量达600万人次,至次日,点击量超过2500万人次。此次诗展,我与鹿特丹国际诗歌节主席巴斯·科沃特曼结下诗缘。2013年9月26日,我的诗集获得了国际华文诗歌奖,巴斯·科沃特曼来华,在北京大学的颁奖典礼上,给我颁发了奖杯,我激动地拥抱了他。
    每个人都有自已“诗意”的生活,和表达“诗意”的方式
    记者:《纸上还乡》发表后,农民工兄弟如何反应,你会给他们读诗吗?他们理解并喜欢你的诗吗?
    郭金牛:确切的说,我的诗作《纸上还乡》并未在任何官方诗歌上发表过,要说发表,那就是诗人金迪主编的《诗品》的民间诗刊,至于说农民工兄弟是否看过,我不知道,我身边的同事,平常我们交流的是工作和生活上的一些事情。呵呵,我不会给他们读诗。
    记者:会不会因为你写诗,农民工弟兄,会疏远你?讲讲你们之间感情的故事。
    郭金牛:疏远?不会呀,呵呵,诗歌并没有疏远农民工弟兄这个功能,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生活中,诗意无处不在,每个人都有自已“诗意”的生活,和表达“诗意”的方式,并不是只有写诗这个唯一表达的行为。其实呀,生活留诗歌,诗歌留生活。人生的“诗意”是相通的那就是自由,浪漫……这与“中国梦”也是相通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