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历史叙述从来是国族意识形态建构的最坚固的手段,但中国新时期文化意识的变革却 终究要走到重述历史的这一步。80年代以来,在理论视野日益扩展的情形下,主流文学史的叙述显...
一、关键在于回到中国文化原点 现代中国的文学研究,大体采用三种不同的思路:一种侧重传统的治学方法,以扎实的考据、版本和文献的工夫,引导出朴实而真切的见解;另一种是侧...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在反思既往、探求未来发展中,既感受到20世纪历史巨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又体察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及人与人之间正面临新的矛盾和冲突:一...
每一种美学和文艺理论系统,都有其关键性或核心性的概念与范畴,正是这些概念与范畴支撑起一种理论系统的问题框架,并赋予理论以内在统一性和整体贯通性。比如,理式和摹仿之...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文学艺术与整个社会、文化变革一样,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展示了文学艺术的繁荣景象;另一方面,又常常使人感到某种价值的迷乱...
在20世纪的世界美学和文论研究领域,中国学者是否能占有一席之地?与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德国现象学、存在主义、接受美学,以及西马的种种理...
有关文学理论问题的争论 当今文学理论所引起的争论,已大大超出文学理论本身的范围。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发达国家的历史的终结、意识形态的终结、艺术的终结、文学的终结,以及...
中国的文学美学是20世纪中国学者具有世界学术意义的创新之一。认识文艺美学的中国原创性,要从关于这门学科的学科定位入手。不理解文艺美学为何物,当然就不会认识文艺美学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尽管社会变革的源头最早可以一直追溯到70年代末,不过,90年代之后,随着社会体制转轨的进一步深化,商品意识的日渐浓...
一 文化研究在中国作为一个学术热潮发展起来,是近十来年的事情。它之所以在90年代 得以蓬勃兴起,西方文化研究的理论资源和中国自身的学术需要是最重要的原因。 1964年建立的英...
文学经典和文学经典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为这个课题关系到文学史的编撰和文学教育等一系列的重 文学经典和文学经典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为这个课题关系到文学史的编撰和文...
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现代学科,遵循着学科发展和建构的一般规律:它不断走向专业化和规范化,不断完善其作为科学的存在形式。按照马克斯韦伯关于现代性的看法,这可以归结为文学...
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既不是自然的产物,也不仅仅限于观念的领域。它有一个非常显豁的历史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随着一个名叫现代的幽灵的神秘介入,各种力量(传统的与现代的...
应该说,近年在国内兴起的文化批评,不仅已渗透进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各类人文社会学科,而且也逐渐占据了文艺理论、文艺批评和现当代文学研究之主导方面,呈现出替代既定...
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与建构这一200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最初的设计不是产生于某种成熟的创见,而是由于课题承担者很长时间存在的困惑。诉说我们的困惑,也就是论证课...
近年来文学理论遭遇到空前的危机,批评者不是像以往那样或者抱怨文学理论过于西化,缺乏自己的声音,或者批评它对当代文学创作关注不够,削弱了应有的指导性,而是开始质疑这...
在20世纪文艺学的理论变革与历史发展中,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关于问题的问题,即我们如何提出问题,提出什么问题是有意义的,它相对于什么对象有意义,在何种历史、何种语境...
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与传统的文学在史的意义上是粘连在一起的,作为现代学科的分家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事,并与现代学科的文学理论完成了衔接。后来的学者可以从容地检阅一部...
新时期以来,尽管我们对20世纪西方形式理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译介,但是从总体上看,将其切实地践行于我们的理论批评还很难说卓有成效。除在文学语言和叙事学研究等少数领域取...
关于中国当代文论建设中的古今关系问题,已经做了许多文章。本人也曾发表过《中华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视野》一文[1],正面阐述了我的见解。尽管仍有不同意见(很正常),但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