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森 摘要:中国“小说”观念可能在战国中期已经形成,而实际的小说作品几乎早于任何一种传世的书籍。因此,偏执于现代“小说”观念,将魏晋以前小说千百年的存在归结为“小说...
李舜华 摘要:当魏良辅有意雅正新兴之南曲时,第一便是重溯南北声腔的演进史,也即对南北曲统的重构。与周德清不同,魏氏在《南词引正》中明确区分北传中州调与冀州调的不同,...
詹福瑞 内容提要:一般认为,经典就是文本本身,但是从阅读与接受角度来看,经典应该是包括经典文本及其诠释文本的整体。就此而言,经典可分为原生层和次生层,次生层包括整理...
康保成 摘要:“虚下”是提示演员下场方式的戏曲术语。元刊杂剧中的“虚下”只考虑场面调度而与戏剧情节无关,明初朱有燉开始用“虚下”制造戏剧性,嘉靖本《改定元贤传奇》进...
袁志成 摘要:晚清民国文人社团成为地域文学传统的重要组织载体,凝聚乡贤文人的同时,编纂地域文学总集,冀在搜集历代乡贤文献中寻求某种身份认同。文社社集文学创作的地域书...
蒋晓光许结 内容提要:赋体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内含的“瞍赋”、“六义之赋”及“体物之赋”,源头在宗庙献赋,尤其是作为一代文学之胜的汉大赋,其文本构建及演变均与...
张剑 摘要:南宋的大诗人陆游爱饮酒也爱写饮酒诗。丰富的醉饮经历与深刻的生理体验,使其饮酒诗中的醉态和醉思描写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的醉态,既具多样性,又具层次感;...
诸葛忆兵 摘要:宋代应策时文最早出现在制科考试中,熙宁三年进士殿试,首次采用制策问答的方式考试,此后,殿试以策取士,大致沿袭不变。熙宁以后,士人逐渐将更多的学习热情...
纪德君 摘要:从民间的、文化的视角来看,明代通俗小说是在明中后期社会文化通俗化、民间化的潮流中兴起的,它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实际上,它起初主要...
孙逊 摘要:“情情”和“情不情”,是《红楼梦》原稿末回《情榜》中对于黛玉和宝玉两人的评语,脂砚斋评语中多次提到这一点,对此学术界应该没有太多的争议。但这两个“囫囵不...
周裕锴 王 朋 摘要:汉赋及其所代表的“赋者铺也” 的空间铺排方式,在宋代《秋声赋》《赤壁赋》等经典文赋中变为一种按时间顺序的书写。赋论中的“列锦”之喻让位于“流水”之...
宋莉华 摘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以章回小说的翻译与写作为其汉学生涯的起点,1842年翻译《大明正德皇游江南传》,并以此为范本写作章回小说《约瑟纪略》和《亚伯拉罕纪略》。理...
卢燕新 摘要:在承前人编集经验的基础上,殷璠《河岳英灵集》将选诗与品评结合,扩大了诗选本的功能;通过在选本前撰写《叙》、《论》,有效的构建其诗歌批评理论;采用文体划...
李鹏飞 摘要:将《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的主题思想、行文风格、写作艺术以及跟全书其他各回的关联,结合新发现的《〈儒林外史〉题辞》来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断定《儒林外史》第...
袁行霈 提要:通过对明人杜堇、陆治、项圣谟等所作诗意画,以及对《唐诗五言画谱》《明解增和千家诗注》等明代版画插图的表现方式与艺术风格进行分析,论述诗意画传达原诗内容...
陈大康 古代小说中,运用白话或浅近文言者称为通俗小说,袁宏道《东西汉通俗演义序》云:“文不能通而 俗可通 ,则又通俗演义之所由名也。”使用白话可使作品“通”俗,然而也...
祝尚书 摘要:学术界对诗歌“活法”论已有较充分的研究,但对文章“活法”则极少有人论及。事实上,在吕本中诗歌“活法”论的影响和推动下,南宋文章学界一直涌动着主张“活法...
郑志良 摘要:本文考证《儒林外史》中蘧公孙的人物原型是李本宣,赵雪斋的人物原型是姚莹,并以两人为中心,考察他们周边的人物原型,指出蘧公孙祖父蘧祐的人物原型是李本宣祖...
郑志良 “汤沈之争”是中国戏曲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它对明末清初中国古典戏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是在这场争论之前,汤显祖和另一个吴门人士刘凤关于乐律的争论却少为人...
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讲究声律。唐代“近体诗”(即“律诗”)很大程度上是南朝以来汉语“声律”的“平仄”被发现的基础上才获得成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