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词汇学 >

论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5)


    五、形容词重叠式的足量性
    重叠式不进入词典,只作为语言单位中的潜在的备用成分。潜在的语言单位要成为现实的交际形式必然要受到一定的制约,这就是第三节中谈到的要置于具体事件的特定情境中从而具有现场性。与此同时,成为了交际形式的语言单位都是为了要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那么,形容词重叠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朱德熙(1956:84)、石毓智(1991:167-173)和沈家煊(1995:376-377),形容词原式表属性、量幅、无界,重叠式表状态、量点、有界。这就说明,形容词从原式到重叠式的过程是一个从性质到状态、从隐量到显量的过程,而描绘实际上就是对事物认识的“加细”,因为“加细”而显现出了相关的量。也就是说,对事物进行描绘就是要显现相关的量,从而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这是形容词采取重叠形式的目的。
    形容词重叠表示什么样的量性意义?张敏(1997:37-45)的“增量”的看法有问题,因为量幅与量点或者性质与状态并不处在同一层面上,无从比较,而无比较就谈不上量的增减了。朱景松(2003:13-14)的“适量”观较为贴近,但更侧重静态层面,不易体现量的动态变化过程。本文认为是“足量”,即重叠是使形容词在相应的场景中显现出足够的量。具体原因如下。
    (一)从量的角度解释形容词能否重叠
    朱德熙(1956:102)指出,单音形容词中的绝对性质形容词不能重叠,如“错、假、横、竖、粉、紫”等。朱景松(2003:10)补充说,已达极致量的形容词也不能重叠,如“贵、贱、僵、狂、妙、昂贵、笨重、崇高、出色、高明、豪华、辽阔、旺盛”等。石毓智(1991:167-170)用程度词法将形容词分为程度域不同的三类:
    A类:高 红 重 脏 远 明白 普通 高大 厚实 冷清
    B类:繁密 细微 沉重 美妙 遥远 简易 剧烈 嘹亮 委婉
    C类:粉 紫 温 中 冰冷 笔直 雪白 闷热 麻辣 透亮
    如果用“足量”的观点来解释,我们就可以说,A类的程度域最宽,量性义隐匿,需要重叠才能显量,所以这一类词语的重叠频率最高;C类的程度域最窄,为绝对量词语,根本就没有足量的空间了,所以不能重叠;B类显现一定的程度量,所以一般也不重叠,但有时为了达到“足量”,也需要重叠。如:
    26)没想我委委婉婉地刚把意思说出来,冯新柳先是脸色一白,旋而竟是淡淡一笑。(杨路日志《谁能摩挲爱情》)
    27)在我们的要求下,此君豪爽地答应了,清清嗓子,就悠悠扬扬、嘹嘹亮亮地开唱了,其神态,其表情,其字正腔圆竟不亚于专业演员,不禁令我们鼓掌称羡。(张志君《走向成熟的成都餐饮文化》)
    (二)解释张敏与朱德熙之间的矛盾
    张敏(1997:37-45)“量的增加”的说法与朱德熙(1956:107-108)的观点存在矛盾。虽然朱先生认为的重叠式会因句法位置的不同而在程度上表现出强弱差别的看法不一定成立,如下例并不让人感觉有量的差别:
    28)a.这个小姑娘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可爱极了。(定语)
    b.小姑娘的眼睛要画得大大的,脸要画得圆圆的,才好看。(补语)
    但重叠式会因描绘对象的不同而在程度上表现出强弱差别的看法却是有一定道理的,至少对一般人的语感来说是如此。如:
    29)a.这个小姑娘眼睛大大的,脸圆圆的,可爱极了。(程度较弱)
    b.背心上有个大大的英文字母。/他圆圆地画了个圈。(程度较强)
    a例述人,b例述物,对人的描述自然更容易带上主观感情色彩,而描述物体则更近于客观,所以会产生b例的程度强于a例这样一种感觉。同样,描绘相同对象的重叠式也会因事件场景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程度意义,如:
    30)a.小姑娘的眼睛要画得大大的才好看。(程度较弱)
    b.大家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决不让敌人从眼皮底下溜走。(程度较强)
    姑娘眼睛太大就不一定可爱,而如果眼睛不是睁得很大,敌人就容易从眼皮底下溜掉,所以,“大大”在上两例中分别表达出了语境所需要达到的量。
    把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概括为“足量”则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些现象。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特征,同一事物在不同场景下也会表现出不同状态,重叠式可以满足不同情境的需要而准确地将其特征或状态描绘出来,并使其达到足够的量。因此也常能起到“生动可爱”、“恰到好处”之功效。这一点是程度副词所无法企及的③。
    (三)解释某些特定语境中的语用功能
    先看用于对比语境中的情况。李守纪(2007:66-73)对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的语义语用情况进行了考察,认为它主要用于对比语境中,语义上极言程度之深,语用上起加强描写效果的作用。如李文所举例句:
    31)同桌有两个规规矩矩的女孩儿一边喝汽水,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浓妆艳抹、叼着烟十分张狂的杨金丽。(王朔《橡皮人》)
    32)刘老头子有一切,祥子什么也没有;而今,祥子还可以高高兴兴的拉车,而老头子连女儿的坟也找不到!(老舍《骆驼祥子》)
    通过对比,确实能使重叠式带有程度高之意。不过我们对重叠式出现的语境情况更感兴趣。于是我们对老舍《骆驼祥子》一文中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的使用情况作了考察,发现情况并非如李文所说,相反,这一形式大多不出现于对比语境中。在总共53个例句中,用于对比的只有6例,47例并不用于对比语境中。如:
    33)祥子看得清清楚楚,递过那一毛钱的时候,太太的手有点哆嗦。
    34)结结巴巴的,他把昨晚的事说了一遍。
    重叠式在这些句子中并不能显示程度极深的意义。一个语言单位的语法意义要能对该单位在语法形式上的表现作出统一的解释,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语法意义的高度概括性。所以,只从一种语境中来断言某一语言形式的语法意义的做法存在以偏概全之片面。
    退一步讲,即使是对比语境中也不是都能表达程度极深的意义。如:
    35)长得倒斯斯文文的,怎么这么野蛮?(引自李守纪2007)
    36)我不要炫目动人的纹路,我只要平平淡淡平平实实的人生,哪怕只是只粗釉拙胚的碗。(同上)
    如果用“足量”的说法则可以作出一致性的解释。事物出现某种性状,就会产生某种结果或引起某种反应,这是常态。即在常态情况下,事物的性状只要达到了某一程度,就能产生某种结果或引起某种反应,而不必要达到极性程度。如比较斯文的人就一般不会有野蛮的行为,而不是只有极其斯文的人才不会出现野蛮行为;祥子可以高兴地拉车就能反衬出刘老头子的悲凉,而并不一定是样子极为高兴才能产生这种效果。
    再看出现于祈使句、承诺句中的情况。朱景松(2003:12-13)讨论了形容词重叠式的表达功能,指出除描述外,还具有断言、祈使、评议、承诺等功能。如朱文中的例子:
    37)晴雪深深点了点头。/完全是个地地道道的阔脸单眼皮扁鼻头。——断言
    38)你再重重地给我一拳。/老老实实地把心里话告诉我!——祈使
    39)也该好好反省反省。/谁让你不大大方方的?——评议
    40)我走!走得远远的!/我们接受政府领导,规规矩矩。——承诺
    我们认为,形容词重叠式的表达功能就是描述,所谓的断言、祈使、评议、承诺等都是句子所表达的功能,重叠式在句中仍表描绘义。比如把上述例中的重叠式去掉或换成其他形式,句子的表达功能并不发生变化,所以朱文的做法是把句子意义强加于重叠式身上了。不过,句中用重叠式来描绘事物或动作的性状,目的就是要表达足够的量:断言是对程度的判断;祈使是要求别人如何行事,即满足要求或达到目的;评议是通过“应该、该、得”等词语来表达某种期望;承诺是保证要实现某种结果。因此,特定句式中使用重叠形式,目的仍是要通过达到足够的量而实现说话者的交际意图。
    (四)小结
    可见,使用重叠形式进行场景描绘的目的就是要实现言语表达者的交际意图——“足量”。这具体表现为:表达“恰到好处”的意义;程度量隐匿的词需要重叠才能“足量”,程度量显现的词有时为了达到“足量”也需要重叠;满足祈使、承诺、对比等特定句式的“足量”需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