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历史语言学 >

“趁錢”南北詞義考——由偏指引起的詞義演變(7)


    朱熹(1130-1200)生於福建,一生主要在閩地生活和做官,終老武夷山,劉曉楠(2001)考證其母語爲閩語。如此,則現代閩語“趁、趁錢”義至遲可追溯至南宋。在以上兩例中,“趁”單用作動詞,分别爲離合結構“趁得百十錢”“趁得百錢”。顯然,僅從這兩例很難判斷“趁”字得義之由。所幸我們檢索到下面一例,頗可揭示“趁錢”的“趁”的本始詞義: 
    
    例中“尋趁錢”爲動賓結構“尋趁+錢”,“尋趁”義爲“尋覓,尋求”,同義連文,是“趁”也爲“尋覓、尋求”義。如此,則“趁錢”由“覓錢、尋錢”得義,“覓錢、尋錢”也卽“謀錢、謀生計”之義。⑤藍立蓂(1993)列舉關漢卿著元雜劇中,“尋”有可理解爲“謀;義的例子,如: 
    
    我們還可以從與“趁錢”結構相同的類義詞“趁食、趁飯、趁熟”等詞的詞義索解“趁錢”得義之由,深入理解此詞的確切含義(以下三詞釋義引自《漢語大詞典》)。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