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历史语言学 >

“趁錢”南北詞義考——由偏指引起的詞義演變(4)


        陳書所列兩個義項,一爲動詞,一爲形容詞,配例極其口語化,十足的京味。① 此外還收了“趁貨、趁落”二詞,其中的“趁”都是動詞“擁有”義: 
    
    
    此書没有區分“趁”的不同詞性,混釋爲“富有;擁有”,不可取,但補收了“趁錢”條: 
    
    Ⅱ.天津方言李行健、劉思訓《天津方言詞彙(四)》(1986:300): 
    
    此文把“趁”釋爲“具有”不如陳剛(1985)釋爲“擁有、領有”確切;且把“富有”義放在“具有”義之前也與陳書不同。 
    Ⅲ.哈爾濱方言尹世超《哈爾濱方言詞典》(1997:321): 
    
        Ⅳ.山東方言董紹克、張家芝《山東方言詞典》(1997:480): 
    
    按,該詞典“濟、桓、新、寧、陽”分别指濟南、桓台、新泰、濟寧、陽谷。董書僅收形容詞“富裕”義,未收動詞“擁有”義,恐是疏忽,因山東其他地方凡是使用“趁錢”一詞的,“趁”都兼有“擁有”和“富有”義,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