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李清照:《李清照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9页。 ②张炎著,蔡桢疏证:《词源疏证》卷下,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1页。 ③沈义父著,蔡嵩云笺释:《乐府指迷笺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75页。 ④蔡嵩云:《乐府指迷笺释》,第80页。 ⑤杨缵:《杨守斋作词五要》,《词源疏证》卷下,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72页。 ⑥王灼著,岳珍校正:《碧鸡漫志校正》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2页。 ⑦刘攽:《中山诗话》,《宋诗话全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50页。 ⑧燕南芝庵:《唱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1页。 ⑨吴自牧:《梦粱录》卷20,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740页。 ⑩蔡嵩云:《乐府指迷笺释》,第69页。 (11)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1,唐圭璋《词话丛编》,第3785页。 (12)岳珍:《碧鸡漫志校正》卷2,第29页。 (13)王易:《词曲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53-272页。 (14)郑骞:《从诗到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756页。 (15)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240页。 (16)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27,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32页。 (17)臧晋叔:《元曲选》序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页。 (18)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43页。 (19)《苏轼文集》卷55,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62页。 (20)惠洪:《冷斋夜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3、46页。 (21)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27页。 (22)岳珍:《碧鸡漫志校正》卷一,第9页。 (23)《苏轼文集》卷63,第1943页。 (24)蔡桢:《词源疏证》卷下,第1页。 (25)王力:《曲律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26)刘将孙:《新城饶克明集词序》,《养吾斋集》卷九,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84页。 (27)张林:《宋代词律无成规张炎均拍无法击》,《黄钟》2003年第1期。 (28)蔡桢:《词源疏证》卷下,第2页。 (29)万树:《词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64页。 (30)任半塘和胡忌就曾指出唐圭璋编纂《全宋词》,因“词”的界限过宽而收入一些“曲”。参见解玉峰《“曲”变为“词”:长短句韵文之演进》,《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2期。 (31)洛地:《词乐曲唱》,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32)杨缵:《杨守斋作词五要》,《词源疏证》卷下,第71-74页。 (33)蔡嵩云:《乐府指迷笺释》,第67页。 (34)蔡桢:《词源疏证》卷下,第1、45、67页。 (35)李清照:《李清照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9页。 (36)沈义父:《乐府指迷》,《词话丛编》本,第280、284页。 (37)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7页。 (38)岳珍:《碧鸡漫志校正》卷一,第22页。 (39)曾慥:《乐府雅词引》,金启华:《唐宋词集序跋汇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52页。 (40)李飞跃:《倚声改字与词体的律化》,《文艺研究》2017年第2期。 (41)李渔:《窥词管见》,《词话丛编》本,第549页。 (42)杨缵:《杨守斋作词五要》,《词源疏证》,第72页。 (43)刘毓盘:《词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49页。 (44)吴照衡:《莲子居词话》,《词话丛编》本,第2461页。 (45)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词话丛编》本,第3824页。 (46)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159页。 (47)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57页。 (48)万树:《词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7页。 (49)李飞跃:《律词辨正》,《北京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50)徐调孚:《中国文学名著讲话》,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42页。 (51)林大椿:《词之矩律》,张璋等:《历代词话续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9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