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韵部系统 同Baxter(1992)的韵部系统相比,白-沙(2014)在主元音上的变化较小,而介音、韵尾、词尾等位置则有较大改动。在阐述各项变化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介绍两个音变假说,即“唇化元音假说(rounded vowel hypothesis)”和“前元音假说(front vowel hypothesis)”。前者由雅洪托夫(Jaxontov,1960)提出,指中古合口介音(-w-)部分由圆唇软腭声母或圆唇喉音声母( )变来,部分由圆唇主要元音(*u或*o)分裂(diphthongize)而来;后者由Baxter(1992)提出,指中古和上古一、四等韵的差别在于主元音的舌位前后,而非介音的有无。这两种假说与介音、主元音甚至声母构拟都有关系。 3.3.1 介音系统的变化 Baxter(1992)根据“唇化元音假说”取消了高本汉(1923)的上古合口介音(*-w-),根据“前元音假说”取消了高氏的四等介音(强元音性的*-i-),但保留了三等介音(*-j-)。此外,他还增加了二等*-r-介音以及*-l-介音。于是,该系统共有三种介音:*-j-,*-r-,*-l-。 3.3.2 “六元音”体系的变化 例如,《卫风·氓》六章(58.6A)以“怨、岸、泮、宴、晏、旦、反”为一韵,属传统的元部,以往诸家为它们构拟了相同或相近的主要元音。而在“六元音”系统中,元部被分成了三类,分别带*e,*a,*o三种主要元音,它们恰好在上述韵段中相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