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同义词和反义词的几个问题(11)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 蒋绍愚 参加讨论

    如果再进一步问: 哪些情况是表示类别而不表示对立? 我想,回答应该是:反义关系虽然有事物本身的客观性状作依据,但最终还是取决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人是以自身为出发点来认识世界的。认知语言学强调身体是认知的出发点,人体部位没有什么反义词,“腹—背”不是典型的反义词,“首—足”和“手—足”更不是。但很多反义词是以人为基准而区分的: 在上为天,在下为地,高者为陵,下者为谷,面向为前,背向为后,前行为进,却行为退,水位湿,火为燥,有益于人为善,有害于人为恶。一些基本的反义词,都是和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上述这些词组为什么不是反义词?一是因为其中有些不是认知的基本层次,认知基本层次上的事物、动作、性状如果有对立的因素,人们的感觉会比较强烈,如“陵—谷”“偾—起”“笑—哭”。而基本层次的下位词,人们对其对立因素的感觉就不很明显,会把它们看作类别的不同,如同样是“偾”,前(仆)和后(偃)不构成对立,同样是“哭”,有声(哭)和无声(泣)不构成对立。“珠玉”和“瓦砾”是反义的,一贵一贱,而同样是珠,圆(珠)和不圆(玑)就不构成对立。“鼐—鼒”都是鼎,大和小不会有相反的用途,所以只是类型的不同,不是反义词。二是因为有些对立和人的生活关系不大。如人的性别的差异,“男—女”或“夫—妇”,当然是反义词;而家畜公母的差别,对人来说关系就不怎么大,黑羊的公母(羖—羭)就不是反义而只是类别(其他动物的公母就根本没有词来区分);植物的公母,和人的关系更远,棠树的公母(棠—杜)就更不是反义词了。“羖—羭”“棠—杜”究竟孰为牡,孰为牝,在古代训诂资料中有不同的说法,这也说明古人对它们的区分不甚清楚,如果是明显的反义词,就不会把它们弄混了。 
    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是“左—右”。作为方位,两者确实是相反的,在甲骨文中“右”作,“左”作,两字不同(也有反书)。但在表“祐助”义时,作“”作“”均可,既有“王”,也有“王”。因为在表“祐助”义时,相反的方位对人就没有实际意义了。 
    (二) 语用条件: 语用中经常同现而表示相反的意义。 
    除了词义条件,还必须从语用条件加以考察。如果两个词符合词义条件,但这些词在语用中从来不同现,这些词仍然不是严格意义的反义词。反义词在语用中同现常常是在两种句法位置上:一是作为反义词而连用。如:《孟子·告子上》:“体有贵贱,有小大。”一是作为对文出现,如:《孟子·告子上》:“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我们可以以此来检查两个词是否在语言运用中用作反义词。下面举一些例子。 
    (1)“智”和“蠢”,“智”和“笨”,词义确实是相反的。但历代文献中没有“智”和“蠢”对文,“智”和“笨”对文,也没有“智蠢”“智笨”连用。可见在语言运用中没有用作反义词。 
    (2)“丽”和“丑”,词义确实是相反的。但查检历代文献,对文和连用的极少,只有以下三例,可见很少用作反义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