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离合词和同源宾语结构(11)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当代语言学》第17卷20 潘海华;叶狂 参加讨论

     4.同源宾语方案的解释力 
    和前人的分析相比,我们提出的这一方案至少在四个方面有解释优势。 
    第一,给出了更符合语感的语义分析。Sailer(2010)指出,英语同源宾语都作事件性解读,汉语同样如此。比如在“帮一次忙”中,“一次忙”实际为“一次帮忙”,是动量词加事件名词,整体解读为事件。换言之,“一次忙”指称一个事件,而不是实体。“一次”是对“帮忙”的量化。再比如“你示你的威”中,“你的威”实际为“你的示威”,指“你示威”这个事件,“你”是施事。“我帮了他的忙”中,“他”是受事,这与“环境的保护、计划的实施”等在语义上是平行的,后者的“环境、计划”为受事或对象,整个结构指“保护环境”和“实施计划”。而在“他帮他的忙,我看我的书”中,两个定语都是施事。前文综述的三种方案都未能在语义上很好地解释离合词,其他前人的研究也没有发现这一点,纠缠于“一次忙”的实体指称义,但始终说不清楚。 
    第二,解释了离合词的动词特点及宾语性质。学者们已经认识到,离合词绝大多数是不及物的[15],为什么如此,原因不明。现在看来,原因很明显,因为带同源宾语是不及物动词的本质属性,而离合词就是同源宾语结构,因此典型的离合动词都为不及物。引言中提及的“帮忙”与“帮助”的对立,原因即在此。前人未触及的离合词的句法性质,至此也非常明确:同源宾语是动词的真论元,可以对它做进一步操作,如被动化、逆动化、话题化等,3. 2节中第五至八类的例子就是证明。具体讲,对不及物动词而言,采用离合同源结构,是典型句法属性,无论在带准宾语、真宾语或其他成分时,都可以“离合,’;甚至对有些不及物动词,是强制性句法,如:帮忙、告状、洗澡、起哄、生气、捣乱、游泳等。另外,汉语使用同源宾语就是因为有一些语义成分超出了相关动词的句法能力,所以要借助于同源宾语结构来生成这些成分。  
    当然,也不排除动词从不及物向及物发展的可能。比如王力(1985[1954]:382)举例说,先有“请老太太的安”,后来也说“请安老太太”,这是对“请安”的“化合”。我们的分析也支持这一观点:“请老太太的安”为不及物的“请安”带离合同源结构,“请安老太太”则为及物的动宾结构。“请安”已经有及物化用法,“操心”和“担心”也有类似的发展。 
    第三,解释修饰语偏好现象。英汉语都偏爱使用形容词修饰名词结构,而不喜欢副词修饰不及物动词结构。Dixon(2005:125)指出,英语使用同源宾语的一个原因就是副词修饰语特别受限制,例如,虽然laughed sadly也能说,但不如laughed a sad laugh更好。汉语其实也有类似的情形,而且用起来简洁省力,前人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例如:  
      
    (31a-d)中的“状语+动词”结构并不是不能说,而是人们不喜欢用,(31a'-d')正是人们偏爱的同源宾语结构。 
    第四,语素、词、短语的句法地位得以进一步锚定。同源宾语结构确保了词汇的完整性,否定了离合词的“分离”。如果这是对的,那么,引言中提到的前人论断就需要加以修正或改进。比如,吕叔湘(1979)的“短语词”概念、朱德熙(1982)的“离为短语、合为词”的论断可以取消或修正。李临定(1990)的“词到短语之间存在一个渐变过程”的论断,也少了一个重要证据。同时,同源宾语的分析,保证了汉语的基本造句单位还是词,非自由构词词素不能入句。这样,沈家煊(2011)的造句时“语素的地位不亚于词”的观点,也少了一个直接证据。 
    5.余论 
    按照本文的研究,离合词是汉语的同源宾语结构,而同源宾语结构是一种跨语言的句法现象,因此,离合词是语言共性在汉语中的一种体现。在此视角下重新观察离合词,就会发现其独特性原来不在构词词素的分离上,而是在动词拷贝自身、拷贝的名词化、动时量修饰语、尤其是PF的互补删略上。这一观察,听起来可能难以置信,但依据本文的论证,当属合理。如果正确,本研究也超越了前人的方案,把离合词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