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语言学史视域中的30年代大众语运动(10)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文艺争鸣》2014年2期 薄守生 参加讨论

    五、结语:用语言学史的观念来总结
    把30年代大众语讨论这个选题放在语言学史的学科下来研究,其研究难度着实巨大,对此,笔者确有一种“小马拉大车”的感触。另一方面,对于文学史学科来说这么重要的一个论题,近年来在文学史的框架内却只是兜圈子。正是基于这样的种种原因,笔者愿意把它纳入语言学史的框架内来做一番探索。
    大众语运动之所以混乱,归根结底与“文体语言”的严重扩大化有关。语言是大海,当把整个大海装在“文学的酒瓶”里时,不免会有种种的不适应。且不说“文学语言”,就算是更大的“文艺语言”也只是“语言”的很小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要把“语言”的全部放入“文学语言”,那就会造成“文学语言”的不切实际的扩大化,这对“文体语言”来说更是非常严重地扩大化了。就语言学史而言,“严格地说,中国历代的语言研究更像是一种‘语文学’(philology)的研究,它‘特别着重在文献资料的考证和故训的寻求’上,其研究对象是‘文字或书面语言’,而非后代‘语言学’(linguistics)研究‘语言的本身’”(44)。也许是因为大众语倡导者们并不专门研究语言学史,他们受到了中国古代语言学的历史惯性的误导,试图把“语言的本身”统统都纳入“文字或书面语言”之中,这种泛化、扩大化的证据十分明显。在30年代,中国语言学已经是完全意义上的现代语言学了,从现代语言学的观念来看,大众语讨论发生在那个时候确实有点儿不合时宜。
    从语言学史的观念来看,有时“文学”确实可以为“语言”提供某些语言规范,但是,那主要是一种“有意的”语言学(特别是“语言规划”的政治意图),很少有胡适所说的“有意的”文学(45)在短时内所能造就。或者怀着创造语言规范的目的,或者怀着“化大众”的目的,当作家们以“文学的名义”去创作文学时,也许“文学的要求被修改了”(46)。那样的文学究竟还是不是文学理应受到相当的质疑,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在“大众文学”的问题上茅盾对瞿秋白的某些观点存在着疑问。让文学附丽太多,要求文学家同时也是语言学家,这实在是强人所难、越俎代庖。
    在语言学史的视域中,相对于五四白话文运动,30年代的大众语运动是“东施效颦”行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使如此,30年代大众语运动对文学的意义仍然是巨大的,这正如鲁迅所言:“他不看轻自己,以为是大家的戏子,也不看轻别人,当作自己的喽罗。他只是大众中的一个人,我想,这才可以做大众的事业。”(47)也许,正是自此以后我们才有了真正的“大众的事业”。当然,这样的“大众的事业”已经完全超出了语言学史研究的学术承重,也完全溢出了语言学史研究的框架视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