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西江流域发现的《七言杂字》(民国手抄孤本)对疍民生活的描述(见上页图2): 疍民常以艇为家,上江下海任繁华,竹整船蓬木整桨,往来舟楫若乘槎。鱼缴虾缯勤补结,不用绵絲只用麻,疎 密网皆齐备,水来犹结白鳋枷。絲纶欲下寻何物,常获鲈鱼共蟹虾,三 黄鱼新钓得,又网鲟龙鲤鲿魦,美酒沽来长日醉,家人妇子笑喧哗,系艇收帆湾蓼岸,推蓬深夜宿芦花。[3]12 杂字文献可以说是传统社会的记忆库,对历史、语言、教育史、民俗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晚清至民国,杂字文献的种类和数量达到了高峰,在全国各地底层社会广为流传,尤其是山西、四川等省。目前存世的杂字文献种类竟有数百种之多。然而,这种能承担传统社会识字功能又能代表民间底层社会真实生活面貌的杂字在传统社会却不受官方重视,更不被当时读书人认可。如清张之洞在《书目问答》言:“是书(《仪礼韵言》)岂不胜于读村书杂字、《百家姓》万万耶!”郑振铎在《中国儿童读物的分析》中认为:“像这样的供识字用的训蒙书,实际上也便传达着儒家的正统的思想,他们即在这一类的读物里也彻头彻尾地透着旧的伦理观念和格言故事,究竟对于蒙童的训练有多少教益,实在不可知。”[4]新世纪以来,由于交通信息便捷,商贩为利所趋,奔赴远乡僻壤搜购杂字文献,一有所获旋即求售于孔夫子旧书网,这使得原来深藏于民间的杂字文献纷纷面世。笔者据孔网和个人收集的材料统计,目前从民间底层挖掘出的杂字文献不少于4000余册,全国各地不同内容的抄刻本杂字竟达340余种之多。①然而,目前学术界对这类杂字文献的关注力度与其重要学术价值相比还远远不够。为此,笔者从以下五方面评述当前杂字文献的研究,以期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更多的专家学者对这类能体现民间传统社会文化的杂字文献予以关注和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