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李方桂全集(第1-13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010. [2]罗常培文集(第五卷)[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235-249. [3]王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情况[A].民族语文研究文集[C].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82. [4]罗常培文集(第九卷)[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280-284. [5]王福堂,孙宏开选编.袁家骅文选[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0-53. [6]罗常培.关于少数民族语文工作的报告[J].科学通报,1992,(7). [7]蔡美彪,刘璐.东北各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蔡美彪.内萦呼伦贝尔地带各兄弟民族的语文概况[A]国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概况[C].北京:中华书局,1954. [8]罗常培,傅懋勣.国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概况[J].中国语文,1954,(3). [9]关于筹建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的报告[R].1956-03-27. [10]新疆通志编幕委员会.新疆通志·语言文字志[Z].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11]清格尔泰.语言文字论集[C].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 [12]傅懋勣.建国三十五年来民族语言科研工作的发展[J].民族语文,1984,(5). [13]罗美珍.关于少数民族语文工作问题的报告[A].马丽雅等.中国民族语文政策与法律述评[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14][16]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民族语文政策法规汇编[Z].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567.89-91. [15]孙宏开.见证中国民族古文字学科发展三十年[A].中国古文字研究会成立30周年纪念文集[Z].承德,2010;23-29. [17]伍精华.进一步做好民族语文工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现代化事业服务[J].民族语文,1992,(1). (本文刊于《青海民族研究》第26卷第2期P.91-99)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