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识解:解读主观性的钥匙 西方哲学中形而上学以追寻唯一的、永恒的、不变的真理为终极目标,而后现代哲学家却大唱反基础、去中心、非理性、多元论的高调,将人类的主观性提高到空前的高度,甚至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诸如尼采的“真理及谬误”观,德里达的“延异、撒播、痕迹”观,哈贝马斯的“共识真理”观,费亚阿本德的“增生原则”、“什么都行”,奎因和罗蒂的“新实用主义”等,震撼了人们久已麻木的神经,唤醒了人们对绝对真理的反思。CL不仅接受了他们的多元论思想,反对二值逻辑,而且还深化了他们的研究。兰艾克[27,29]及克劳夫特和克鲁斯[39]等在分析语义理解时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识解观”(construe),它原是针对人们对同一场景为何有不同言语表达而提出的。兰艾克将其细分为五项:详略度(specificity)、辖域(scope)、背景(background)、视角(perspective)、突显(salience)。王寅尝试运用识解五要素分析了唐诗《枫桥夜泊》的40篇英译文为何会产生差异的认知原因,成功地将40篇译文中的差异都纳入到识解五要素之内[40],这为译界研究译者主体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 人们都承认,在我们的理解和表达中往往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但并没有针对主观性做过仔细和深入的论述,更没有人提出过详细方案来解读它。笔者认为,CL从语言研究角度提出的分析思路亦已超出语言研究之局限,它可用来解释人类的主观差异究竟来自何处,怎样描写它。因此,CL“识解观”的理论价值在于:不仅可用于解释语义,而且也为后现代哲学中研究主观性、多元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及具体的、可操作的分析方案。笔者日前将这一想法告知兰艾克本人,他也为之感到十分欣慰,这可算作CL对西方(后现代)哲学的一大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