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讨论与分析 5.1 外来方言使用域的逐步丧失 语言使用域被其他语言侵入通常认为是语言转用最明显的迹象(Fasold 1984:213),当语言被逐出某一领域也就意味着使用功能的减少,并将会逐渐导致语言使用域的依次被侵蚀(Coulmas 2005:163)。外来人口第二代在苏州市公共场合基本上已不使用家乡方言,外来家乡方言完全丧失了公共语域,失去了公共交际的职能;与此同时,在家庭语域中,大多数的第二代人口开始选择使用普通话,主要使用家乡方言的比例大为降低,外来人口家庭及其第二代的语言转用现象已经是非常明显的了。 通常认为,在许多小的言语社区里,语言转用常常是一个领域接一个领域,而家庭使用域是语言的最后一个堡垒,但语言一旦退缩到家庭域中,语言的保持逐渐变得不可能,因为每一个语言域的丧失都意味着语言实用性的降低(Coulmas 2005:163-164)。父母的家乡方言对于外来人口第二代来说,其功能和实用性已大大降低,目前大多数的移民家庭中已经很少使用家乡方言,因此家乡方言将会完全退出家庭域并最终消失。 5.2 语言的实用性与语言转用模式 实用性(Utility)的观点认为语言自身具有实用价值,在语言接触过程中实际和自我意识到的语言实用价值能有效预测语言的转用和保持(Grin 1996,Coulmas 2005)。苏州市外来人口第二代选择普通话作为母语或主要语言,语言的实用性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和顶层语言的地位已被社会广泛认可,在苏州的推广也已取得显著成效,它不仅有很高的社会声望,还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外来人口在苏州说普通话即能顺畅地交际。另外,学校教育使外来人口第二代具备良好的普通话能力,因此选择使用普通话,是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来获得交际顺畅的有效手段。 语言的实用性也是外来人口第二代并不转向苏州话的重要原因。由于他们缺乏习得苏州话的家庭语言环境,学说苏州话具有较高的难度。来自外来人口家庭的学生中有73.4%表示自己完全不会说苏州话,15.3%表示完全听不懂苏州话;外来人口第二代普遍认为,苏州话在苏州的社会影响程度和有用程度要显著低于普通话,苏州话的社会声望和实用价值并不被他们认可;另外,他们普遍认为普通话的亲切程度远高于苏州话。 随着普通话的亲和力、凝聚力、实用性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强,普通话推广的作用力远远超过了当地社会的同化压力,使得外来人口第二代的语言转向普通话而不是苏州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