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敢”四个义项的关系可图示如下: 除了助动词“敢”,神木话以及陕北晋语中还有一个使用频率更高的语气副词“敢”。[18][19]关于它的用法以及同助动词“敢”的区别与联系,将另文讨论。此处不赘。 *本文曾在“第四届西北方言与民俗国际学术研讨会”(北方民族大学)、“中国语言学发展之路——继承、开拓、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第六届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陕西师范大学)宣读,蒙陆俭明、侯精一、刘勋宁、张谊生、吴为善、陈前瑞等先生提出宝贵意见;黑维强、张军先生和贺雪梅同学在修改中提供了多种帮助。谨此致谢。 注释: ①陕北晋语中,表使令、被动意义的动词、介词读阴平或阴平上,笔者一贯将其记为“教”字。在本文所引元代文献中,这个词写成“交”字。因此,本文记录方言和引用文献时所用字形不一,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②神木话的“想”也可表可能,用于对当前事态的推测。如:“真儿这个天想下雨嘞。”“肚子圪拧得想疼嘞。”“我看你是想挨打了。”“想”表可能比“敢”受限,不能构成否定句。作者将另文讨论。 ③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指出,“要”表可能时,否定式只能用“不会”。不过,如果是表达说话人的愿望,则应当用“别”,如“千万别下雨”“千万别出什么意外”。“别”正是“不要”的合音形式。 ④横山话语料由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张军博士提供。 ⑤清涧石盘话语料由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贺雪梅提供。 【参考文献】 [1]邢向东,张永胜.内蒙古西部方言语法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 [2]侯精一.“厮”“可”“敢”[M]//侯精一.现代晋语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郭校珍.山西晋语语法专题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冯爱珍.从闽南方言看现代汉语的“敢”字[J].方言,1998(4). [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7. [7]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郑光.原本老乞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9]李泰洙.《老乞大》四种版本语言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10]徐沁君.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1]彭利贞.论情态与情状的互动关系[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 [12]宋永圭.现代汉语情态动词否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3]朱冠明.情态与汉语情态动词[J].山东外语教学,2005(5). [14]廖秋忠.《语气与情态》评介[J].国外语言学,1989(4). [15]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16]张伯江.认识的主观表达[J].国外语言学.1997(2). [17]高增霞.汉语的担心-认识情态词“怕”“看”和“别”[M]//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8]邢向东.陕北晋语语法比较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9]周利芳.内蒙古丰镇话的语气副词“管(兀)”和“敢情”[J].语文研究,2008(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