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汉语词汇系统发展中的语素类化(6)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 卜师霞 凌丽君 参加讨论

    我们再来看和“脚”有关的一组用例: 
    派生阶段:趾、跖、趺、踵、踝——形式聚合标志为义符“足” 
    合成阶段:脚趾、脚掌、脚面、脚跟、脚踝——形式聚合标志为内部语素“脚” 
    从意义来看,这几个词的限定性义素相同,关联点在于“和脚部相关”。在派生阶段,几个词在语言内部形式上不具有关联性,它们的关联只能从语言的外部形式——文字中观察到,即均以“足”作为义符。合成阶段,这一组词在词形上具有了相同的聚合标志——“脚”,它们分别以“脚”作为限定性成分进行了内部的分化——脚面、脚跟、脚趾、脚脖,语义的关联在形式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见,派生阶段词汇形式是独立的、个体的,合成阶段词汇形式则是整体的、关联的。 
     “沐浴”类的变化也是如此。 
    派生阶段:沐、浴、沫、盥、洗——形式聚合标志为义符“水” 
    合成阶段:洗头、洗身、洗脸、洗手、洗脚——形式聚合标志为内部语素“洗” 
    从意义上说,这组词有共同的意义成分——“使……变得清洁”。派生阶段,这个语义特征无法从词形上得到反映。合成阶段,大凡表示“使……清洁”的意义,均以“洗+对象”表示。这种表现形式实际上是将同义或同类聚合中的共同性要素提取并以外化的词形体现出来,使同义或同类的聚合在表现形式上具有类推性和有序性。 
    第三,派生阶段词间关系的离散性与其造词特点相关 
    在派生阶段,词的最初来源常是依托于具体事物。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的产生,动作和特征作用于不同的事物,就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作出命名,词义内涵常是丰富的、具体的。“性状作为一种独立的编码对象在汉语的早期还没有分离出来。它寄托于名物,在编码的时候大体上都是通过某一类名物的摹写来衬托某种特定的性状。”⑩“汉语早期表示动作的一些字大多与特定的名物相联系,使它们只适用于一些特定种类的名物。”(11)从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来看,动作、性状在依托上存在着等级的差别,即动作常依附于名物,而性状则对动作和名物均有依附。例如: 
    古汉语中和“红”相关的词有“赤”、“朱”、“丹”、“赭”。“赤”来源于火焰的颜色,《说文》:“赤,南方色也。”南方主火,故曰南方色。“朱”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认为来源于朱砂的颜色(12);一认为与“赤心木”有关。“丹”本指“丹砂”,《管子·地数》:“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后作为颜色也指像丹砂的颜色。“赭”,《说文》:“赤土也。”“‘赭土’可以用来染布帛,‘赭’染之布做的衣服称作‘赭衣’。”可见,这些颜色均依附于具体的事物,它们所表示的性状具有特指性。 
     “芳”、“香”也有类似的现象。宋玉《风赋》:“回穴冲陵,萧条众芳。”《楚辞·离骚》:“苟余情其信芳。”洪兴祖补注:“芳,香草也。”可见“芳”既可以指“香草”,又指“草香”。“香”在先秦汉语中,有一个意义密切关联的词——“皀”。《说文》:“皀,谷之馨香也。象嘉谷在裹中之形。匕,所以扱之。或说皀,一粒也。凡皀之属皆从皀。又读若香。”从“皀”的又音看和“香”读音相同,在意义上两者相关联,应具有同源关系。“香”为“黍稷香”,“皀”为“馨香的黍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