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你对我的心知道多少?——《读李安》书评

http://www.newdu.com 2017-10-11 中国青年网 杨静 参加讨论

 
    你对我的心知道多少? ——《读李安》书评
    杨静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说过,一切哲学都是自传:一位好作家应当将自己的灵魂倾洒在纸上,如果有人理解了他的作品,就会理解他的为人。在一次罕见的采访中,李安说:“如果你想了解我,一切尽在我的电影中。” 而《读李安》正是这样一部透过他的电影来了解他的为人和他强大精神世界的力作,了解他对东方哲学深厚的理解与对西方哲学深刻的把握,以及两者如何浑然天成,在他身上的融合。李安哲学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是其将东西方思想元素混合在一起的方式。由此而知,李安之所以成为李安,不仅是因为他足以傲人的才华,更因为他深厚的德具——传统东方哲学的沉淀与西方哲学的升华!
    李安的东方哲学体现了“克己”与“自然”的主旨。道德经有云:“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电影《卧虎藏龙》昭示,本真的自我修为是一个人的天性自由与社会角色、关系和责任之间的平衡。而男主人公李慕白提供了一段有关武术真谛的教训:自我修为。“勿助,勿长。不应,不辩。无制,无欲。舍己从人才能我顺人背。”庄子所描述圣人的形成:“知天之所为,与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然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智之所知,养其智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途夭折,是智之盛也。”圣人将人类知识和自然知识相结合,从而产生了对一个整体世界的充分理解。进一步而言,他或她依照“天”的自然节律而生活,才能生存在真正的和谐之中。李慕白后来说:“真正的技艺毋需费力。”只有当一个人与自然界和自己的对手都能和谐进退之时,才会取得武艺的精进,也才能真正完成自我的实现。故成其谓“真人”。庄子说:“天与人不相胜也,是谓真人。”“抱德温和,以顺天下,是谓真人。”
    李安将道家的生活方式看成是一个情感的世界。与理智不同,情感直接而无所顾忌地源自内心最深处的主观核心,充满了从来都无法清楚加以表达的意义。“面对情字,再大的英雄也莫可奈何。” 正如我们在对李安哲学的分析中还发现的那样,情感更易跨越文化的鸿沟,使我们深深地认同人类的真理,无论我们是在哪里找到这些真理的。无论是在西方或东方的参照体系内,李安对情感的描述都忠实于人性是普遍共有的。
    李安对丰富的人物个性和复杂的叙事方式的热情追求使《理智与情感》和《卧虎藏龙》成为他探索东西方理智与情感概念的合适土壤。这两部有关理智与情感的电影将我们拖进了某种超越了我们却又属于我们一部分的东西中。在他的电影人物的感动之下,我们在那一刻忘记了自我,也许李安很愿意这样想,至少是在片刻间,我们正在实践他对现实的理解。李安说,他的同情心倾向于情感。然而,他描绘那种挣扎的方法显然证明了他对理智与情感的调和之举。情感在走向成熟时,必须接受并牵起理智那坚定但温和之手。而理智必须放弃和释放它的控制力、它的儒教的责任感,才可让情感显现。在每个转折点,李安的同情心都让他看到,所有人物是如何在内外的双重压力下苦苦挣扎的。他自己平衡理智与情感的娴熟之举意味着,他绝不会以一方为代价而变成另一方的囚徒。
    德国哲学家尼采(1844—1900年)借由亚里士多德的话提醒我们,只有上帝和野兽才生活在孤独之中。所以,我们所有人也是如此:我们生活在彼此之中,从未有过绝对的孤独。《卧虎藏龙》中,李慕白一生的修炼已使他做好了迈入最后的开悟阶段的准备,但他并不希望完成自己的修炼,变成一个高不可攀、遗世独立、幡然开悟的中国牛仔。人类存在的真相不是孤独牛仔的老生常谈;相反,正是在我们的相互关联中,我们才会真正发现自我。
    李安的电影将西方风格与东方哲学联系了起来,这有助于我们以一种新的方式去看待同性恋。《断背山》以电影的形式捕捉到了重要的朋友关系与“仁”这一道德概念的共生关系,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从道德的而非性的角度去看待同性恋。孟子的例子证明,人类的首要兴趣不在于食色,而是具有伦理倾向。朋友之间的关系是“仁”的表现最强烈之处。
    而科维诺指出,要么将异性恋婚姻放在一头,要么将无约束的自私自利放在另一头。这种二分法源于一种错误的人性观。人类并非只有自私的一面,所以他们不必屈从于压力结婚,从而使他们免于自我主义和个人主义。父母和朋友之爱像自爱一样自发自觉。像孟子一样,科维诺相信,我们应当认为人性本善,只是需要某些引导,虽然礼仪非常重要,但它们需要被放置在语境之中去考虑。
    李安将此戏剧化,而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似乎在暗示,同性恋关系的基础不一定非得以肉体上的亲密感为特征,而是以伦理上的亲密感为特征。这种将同性恋男子间的关系视为伦理关系而非肉体关系的观点,正是可以将孟子和科维诺的思想凝聚在一起的观点。李安暗示,人的性别不在于拥有一种明晰的身份,或是处于一种关系中(譬如婚姻)。相反,性别的本质是从错误中进行学习,并且作出道德判断。为什么男人不应该拥有亲密关系乃至性关系?因为同性恋和异性恋是道德的存在,是通过“仁”而在伦理上相关联的朋友,所以同性恋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合乎伦理的友情。李安的《断背山》是一部大理解之作:它既非传统的西部片,也非酷儿电影,而是有关同性恋的东方式的西部片。
    “我们生活在一个颠倒的世界中,”李安评论说:“用《圣经》的话来说,我们失去了乐园。”我们可能失去的乐园是什么?李安也许利用了道教和大乘佛教提倡的与自然界相和谐的普遍道德观,但又以更多犹太教与基督教兼有的术语来使之得到充实,似乎是在主张,天堂就是存在于自然法则得到辨明和尊重之时的那种安静或和谐的状态。
    李安在讨论他2000年的电影《卧虎藏龙》时说,“卧虎”和“藏龙”都与藏于表面之下的东西有关,特别是潜藏的“激情、情感、欲望——藏于我们所有人内心的龙。” 李安的武侠人物俞秀莲荐言说:“无论你选择何种生活道路,都要对自己真心相待。”这一建议响应了一种常见的有关道德的老生常谈,即个人的完整性是快乐和满足的根本元素。对我们自身保持真心意味着,依照我们的真实天性行事是与他人互动并向世界呈现自身的最好方式。它还意味着,每个人内心都存在一种真实身份,我们的责任是发现这种身份并依照它的规则行事。从西方哲学的角度看,身份认同通常指的是自我之根本,它随着时间持续存在,并体验世界。身份认同的现代概念根源于一个自我的个人主义概念, “我思故我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