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汉语词汇系统发展中的语素类化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 卜师霞 凌丽君 参加讨论

    汉语词汇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即一组意义相近的同义或同类单音词,常由具有某一共同语素的词语替代。我们将之称为语素类化,即同义或同类词在语音表达形式上具有类聚性。语素类化可以分为同类词的语素类化与同义词的语素类化,后者常伴随着语义场内处于中心地位词的词义泛化。语素类化的本质是将同义或同类聚合中的共同性要素提取并以外化的词形体现出来,使同义或同类的聚合在表现形式上具有类推性和有序性,是词汇从派生阶段到合成阶段词汇系统向有序性发展的必然结果。 
    作者简介: 
    卜师霞,凌丽君,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在汉语词汇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即一组意义相近的同义或同类单音词,常由具有某一共同语素的词语替代。如“寝”、“寐”、“觉”,意义相近,分布互补,差别在于动作状态的不同,但在发展中这些词所表达的意义均由“睡”利用自身或自身的组合“睡觉”、“睡着”、“睡醒”来代替,在语音上具有类聚性。我们将之称为语素类化,即同义或同类词在语音表达形式上具有类聚性。 
    从个体上来看,这些词在古今汉语的发展中均由一个短语来表达了的个体变化。很多学者对此均有关注。 
    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中已指出:“白话里有许多动词常带一定的止词,合起来才抵得文言的一个动词。”①蒋绍愚提出汉语词汇从古到今有从“综合”到“分析”的趋势,认为“所谓从‘综合’到‘分析’,指的是同一语义,在上古汉语中是用同一个词来表达的,后来变成或是用两个词构成词组,或是分成两个词来表达”②。石毓智把类似的现象归因为古今汉语动词概念化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变化,认为“古汉语的动词概念之内包含有结果、地点、方向等方面的信息,现代汉语则是把这些信息与动作行为分开”③。石文举例中即有“寝、寐、觉”一例。 
    研究者多以动词为例,并得出汉语词汇发展中存在着从综合到分析的变化。这些从不同角度进行的观察分析无疑是正确而富有启发性的。本文则试图从词汇类聚的角度来研究观察此类语言现象,以探求系统对汉语词汇发展的制约。 
    语素类化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同类词的语素类化和同义词的语素类化。 
    (一)同类词的语素类化 
    同类词的语素类化是用附加类名的方式使词形具有类聚性,如“枝”、“干”、“梢”为同类词,后分别加“树”,变成“树枝”、“树干”、“树梢”。 
    我们再举几例来说明: 
    第一组:和“脚”有关的名词——指(趾)、跖、跗、踵、踝 
    “趾”从字形来源上说是“止”的分化字。“止”本为象形字,象脚之形,《说文·止部》“止”字段注:“止为人足之称,许书无趾字,止即趾也。”“趾”在先秦并无“脚趾”义,而是指“足、脚”之义。如: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毛传:“四之日,周四月也,民无不举足而耕矣。”(《诗·豳风·七月》) 
    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因此,“趾”常以“足”作训。如: 
    有目有趾者。(《庄子·田子方》)成玄英疏:“趾,足也。” 
    天王亲趋玉趾。(《国语·吴语》)韦昭注:“趾,足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