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苏轼诗歌的“仇池石”意象探析(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 姚华 参加讨论

    二 “仇池石之争”与“诗战”:以物为媒介的精神交游
    《双石》一诗使两块形色优美的石头超越了单纯的“娱目”功能,具有了“娱心”的意义。而在不久之后的一场事件中,“仇池石”则跃然成为苏轼及其诗友唱酬的焦点,甚至引发了一场所谓的“仇池石之争”。
    元祐七年九月,苏轼被召还朝,进官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通过此时其与汴京僚友的唱酬之作可知,一次,苏轼的旧友驸马王诜(字晋卿)欲借仇池石为观,苏轼认为这一行为“意在于夺”,便写诗与之周旋(《仆所藏仇池石,希代之宝也,王晋卿以小诗借观,意在于夺,仆不敢不借,然以此诗先之》)。这组唱和引发了钱勰(字穆父)、王钦臣(字仲至)、蒋之奇(字颖叔)的关注,他们纷纷次韵为诗(已佚),表达对是否应借石于王诜的不同意见。苏轼再次前韵,一并回应了他们,认为若欲借石,王诜需以两幅韩幹马相交换(《王晋卿示诗,欲夺海石,钱穆父、王仲至、蒋颖叔皆次韵。穆、至二公以为不可许,独颖叔不然。今日颖叔见访,亲睹此石之妙,遂悔前语。仆以为晋卿岂可终闭不予者,若能以韩幹二散马易之者,盖可许也。复次前韵》)。王诜没有同意这一提议,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苏轼和朋友们另有主意,有的欲画、石兼得,有的建议二者并弃,苏轼再次作诗,认为石与画皆是身外之物,对此都不可执着(《轼欲以石易画,晋卿难之,穆父欲兼取二物,颖叔欲焚画碎石,乃复次前韵,并解二诗之意》),最终化解了这场“争执”(20)。
    围绕此事件留下的三首诗因其中所体现的物的交换关系、苏轼对占有“外物”的矛盾态度而为杨晓山、艾朗诺等研究者所关注。曾声称“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21)的苏轼,在这场事件中却表现出了对石的留恋与不舍,实际行为与其思想观念似乎有所矛盾。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组诗完成于与友人交游、唱酬的语境之中。若将苏轼好玩笑、“多雅谑”的性格特点及其酬人之诗中常见的“戏赠”态度考量在内(22),我们对“仇池石之争”或许会有不一样的认识。从第一首诗的诗题“仆所藏仇池石,希代之宝也,王晋卿以小诗借观,意在于夺,仆不敢不借,然以此诗先之”的表述开始,苏轼没有明言,但叙述中的戏剧化口吻却非常明显。比对《双石》一诗可知,以“希代之宝”形容仇池石显然是夸张之语。王诜之诗如今已佚,未知内容为何。苏轼对其进行“意在于夺”的推测,或许确实有现实的根据(23),只不过,以“夺”释“借”,仍带有对朋友用意的戏谑性揣度,是故作严肃之词。可与之参照的是,苏轼题跋中有《记夺鲁直墨》一则小文,亦以“夺”形容自己的取墨行径。有趣的是,这则题跋本身便是用所取之墨写就,苏轼文中称“遂夺之,此墨是也”(24)——语气洋洋自得而颇见其乐。这里的“夺”绝非指真正的抢取,而是对友人间日常交往行为的戏谑化描述,亦是苏、黄二人亲密友谊的体现。此处,苏轼再次使用“夺”字描述王诜的行为,也带有同样的戏谑意味。而从第二首诗开始,钱勰等人参与了唱和,各持己见,众声喧哗。苏轼欲“以画易石”、钱勰欲“兼取二物”、蒋之奇建议“焚画碎石”,这些提议并不能轻易付诸现实行为,更似于观点的争锋和对话——几位诗人欲从观念上穷尽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同可能。而在诗中表达“异见”、故意形成争端,这同样也是常见于宋诗中的诗人戏谑方式(25)。并不总是正襟危坐的严肃思辨,体现在“诗”这一文体中的说理方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戏剧性、想象性、游戏性的说辞,皆能为诗人用作理直气壮的辩护逻辑。
    在第一首诗中,苏轼试图这样说服王诜:“老人生如寄,茅舍久未卜。一夫幸可致,千里常相逐。风流贵公子,窜谪武当谷。见山应已厌,何事夺所欲。”苏轼提及自己漂泊的一生,年岁已老却仍无处可归依。而王诜曾因在乌台诗案中受牵连而贬谪于湖北均州,在那里饱览了武当的山川秀景。苏轼劝说已有过如此经历的王诜不必再抢夺这块石头,因为他曾历览过真实的山川,已经感受过那种精神的满足。而在第二首诗中,笔下变化多端的苏轼又换了一个论说的角度,他称:
    相如有家山,缥缈在眉绿。谁云千里远,寄此一颦足。平生锦绣肠,早岁藜苋腹。从教四壁空,未遣两峰蹙。吾今况衰病,义不忘樵牧。逝将仇池石,归溯岷山渎。守子不贪宝,完我无瑕玉。
    苏轼以“相如”喻王诜,又借用《西京杂记》中“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之典,称其家中已有一山,就在所爱女子姣好的眉目间(26)。诗称这一女子随着王诜经历过富贵生涯与贬谪时期的贫困岁月,但即使家徒四壁,也从未“蹙眉”、流露过忧伤不满之意。又说自己已然年老,想着归隐之事,欲将仇池石带回四川边境泯山边的小溪中。“守子不贪宝,完我无暇玉”一句,是对上述对比关系的总结,化用了“子罕辞玉”的典故(27),苏轼劝说王诜不妨以“不贪”的品德、而非具体的石头为宝贝。然而这句诗也可从字面意思上理解为:请王诜守护好家中不需贪图别人便已获得的宝贝,也就是他所爱的女子;而使苏轼能拥有他所珍贵的石头,即仇池石。在《双石》一诗里,苏轼在普通的石头中看到了他的家乡之山。此处,借着诗意化的想象,苏轼不断提醒王诜他生命中所拥有过的山。除了武当真实的山峰之外,苏轼甚至还为王诜找到了更为美丽、持久、值得守护的山色。
    在第三首诗中,苏轼援引了大量佛经典故,称“明镜既无台,净瓶何用蹙”“焚宝真爱宝,碎玉未忘玉”,意图从根本上解消众人对物的执念,跳出“拥有”与“放弃拥有”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诗中有“欲观转物妙”之句,正可用以描述上述几首诗中的论辩逻辑。与受物所役、迷己于物、为物所转的被动状态不同,苏轼不断转化观物的角度,为王诜寻找“仇池石”的替代品。至于具体的物是武当还是“家山”并不要紧,关键在于观赏者能够自足于其中、获得精神满足的观照方式,以及将外物化为己用的态度。在这首诗中,苏轼称“盆山不可隐,画马无由牧”,道明就其物质形态的本质而言,仇池石不过是“盆山”,并无玄妙之处,正如韩幹的马也只是画家的创作而已。这一次,苏轼开解王诜的方式是在现实世界中寻找“真实”的解脱:“三峨吾乡里,万马君部曲。卧云行归休,破贼见神速。”然而苏轼是真的要告老回乡,并劝王诜领兵沙场么?并不一定。这仍是一种说辞,一种可能性的假设,一种用语言和思维“转物”的方式。
    苏轼三首诗中包含的对话性如今已无法还原,而随时间一道散落的还有真正的历史。值得追问的是:在现实世界里,是否真的存在一场关于仇池石的“争夺”之战?王诜对“借石”之意的表达、苏轼对王诜之意的理解和回应、旁观之人对此进行的开解与议论,皆由苏轼之诗知晓于后人。然而苏轼借物而为的凿凿之语,并非对现实生活的严肃记录,更像是变化百端的精神游戏。其中既包含精妙的智慧,也不乏艺术性的想象与游戏性的说辞。
    如果考虑到“仇池石之争”中的游戏成分,那么仅以这三首诗为依据,解读苏轼对仇池石的态度或苏轼和王诜之间的关系,这一方法便值得推敲。如此解诗的前提是将这三首诗视作苏轼严肃的言志之作,将句意直接等同于诗人的思想和心理。然而若以此逐句探求,便可能引起解释上的困境,带来对苏轼心理的猜测性描述,或使诗中反映的诗人形象显得很不统一(28)。考虑到诗人写作语气的游戏性色彩,句意与诗人形象间便不能过于简单地画上等号。然而,对诗人写作态度中游戏性成分的强调,并非为了消解,而是为了补充对苏轼思想的完整认识。观物角度的多变、虚构性想象的丰富、戏谑姿态与严肃说理的并存,这些特点正是苏轼独特智慧的体现。在这三首诗中,仇池石时而被称为“希代之宝”,时而是“海石”(29),时而仅仅是“盆山”,苏轼不断玩味意义与现实之物的不同结合的可能性。真正让诗人乐在其中的并非对物的实质性占有,而是写作过程中与不同人的思维、才智的碰撞和对话。
    在这场事件中,表面上看是众人争夺中心的“仇池石”,其实始终“无动于衷”,并未真正离开苏轼的居所。它是引发写作的开始,却绝非最终的落点。这场以互赠诗歌、借诗说理的方式进行的“争夺”更近似于一场“诗战”(30),是智慧的交锋与情感的对话。作为物的仇池石并非众人现实欲望的对象,而是引发诗歌议论的话题与承载精神交游的物质媒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