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苏轼诗歌的“仇池石”意象探析(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 姚华 参加讨论

    一 从“双石”到“仇池”:归隐之梦的物质寄托
    苏轼对仇池石的最早记录,见于元祐七年所作《双石》一诗。此诗诗序称:“至扬州,获二石。其一,绿色,冈峦迤逦,有穴达于背。其一,正白可鉴。渍以盆水,置几案间。”⑨由“双石”这一诗题可知,此时,这两块石头尚未获得“仇池石”的命名。对苏轼而言,它们并无特殊的意义。“冈峦迤逦”“正白可鉴”是描述外形之美;汲水置盆、将石置于模拟自然山水的人工环境之中,也是苏轼所惯用的一种赏石方式。忽一日,苏轼发现了一个新的角度观看此双石——他记起了元祐六年颍州任上所做的一个奇怪的梦。这一角度的得来非常偶然,甚至有些不合常理,苏轼于诗序中称:“忽忆在颍州日,梦人请住一官府,榜曰仇池。觉而诵杜子美诗曰: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乃戏作小诗,为僚友一笑。”⑩“仇池”是山名,在甘肃省成县西。山方百顷,四面斗绝,有东西两门,盘道可登,上有水池,故称“仇池”。梦中苏轼来到一个题写着“仇池”二字的官府,醒后则借杜甫的诗句理解其意义。“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两句出自杜甫《秦州杂诗》。“潜通”是暗暗通往的意思;“小有天”在河南省王屋山,为道教三十六洞府之一。杜甫将仇池山上的池穴设想为暗通仙境的秘途,一个能够使人得道成仙、躲避世俗之乱的福地。
    换言之,“仇池”二字具有浓厚的象征意味。苏轼之梦因此而值得玩味:本为福地圣山的仇池,为何会以官府的形象出现?这似乎是此梦最为明显的矛盾。不妨做一个简单的“梦的解析”:做此梦时,苏轼为颍州知州。官府是白日生活中的现实场景,意味着苏轼当时的政治身份。仇池则是一处理想之境,可以借此获得心灵的安宁。世俗之所与出世之境不合常理地结合在一个画面中——这是梦境显示内心冲突的特有方式。可以这样理解:避世归隐是苏轼的梦想,仕途责任则是他的现实,这一人生状态的矛盾,亦即出处进退的问题,对传统士大夫而言并不特殊。对此进行调和有多种方式:梦以“超现实”的场景对此进行调和,无如哲学高度上的价值安顿更为长久。然而苏轼“戏作小诗”,以梦为背景观看双石,将“仇池”的名称与象征意义赋予偶然得来的石头,则是一种属于诗人的方式。
    《双石》一诗如下:
    梦时良是觉时非,汲水埋盆故自痴。但见玉峰横太白,便从乌道绝峨眉。秋风与作烟云意,晓日令涵草木姿。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11)
    梦中真切的场景在醒后淡去,苏轼又回到了汲水埋盆、赏玩二石的日常痴举中。然而这一次,“一白”“一绿”两块石头向苏轼呈现了不一样的景象:仿佛梦一般,连绵的群山在他眼前生动地展开。苏轼说自己才见到太白山为积雪所覆盖的巍峨高峰,便借由飞鸟之径来到了峨眉山顶。这是化用李白《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的句意。苏轼大约是先观白石,再赏绿石,诗句却将这一简单的过程描述为群山间的飞跃穿行,意气超绝又兴致勃勃。接下来的描写则更为细致。苏轼已不再由外观看山的全貌,而是置身山林间的草木云烟之中,甚至借由具体的景物感受到了时间的存在:秋意弥漫山间,秋风时而聚拢云烟,时而吹散它们,增加了风云变幻中的起伏意态。初升的朝阳穿透云层,在林间投下一缕光线,沐浴着阳光的植物显得精神蓬勃,姿态万千。如果说前面的描写还是基于双石的自然形态,颈联两句对“秋风”“晓日”等具体时间的感受则纯然基于想象,诗句中没有了石头的影子,苏轼已经完全“入境”。在此铺垫之下,诗末无端地发问也显得自然。在一片若幻若真的山林之景中,苏轼发现自己找到了一个神秘的洞穴,这让他想到了可以通往神仙居所的仇池穴。于是苏轼自问:这是什么地方?难道是仇池山?我是否真如梦中所见般,已然身处仇池?
    留意诗序的读者自然明白,现实中的绿石“有穴达于背”,“一点空明”所指正在于此。双石,尤其是那块身负一洞的绿石,借着与“仇池穴”在形态上的对应,被苏轼想象为仇池山,并由此诗获得了“仇池石”的名字(12)。这一点空灵的想象,是苏轼自称为博“僚友一笑”的游戏之思,却也是诗歌写作超越生活、为物赋予意义的方式。从“双石”玲珑精巧的形色出发,苏轼由之展开联想,在诗中造境。当梦境已逝,欲往仇池而重寻无处时,借由石所展开的游戏性想象,提供了一条现实中的替代之路,让苏轼以诗的方式实现他的仇池之梦。而在一个更大的语境中,“仇池之梦”并不仅指颍州时的具体梦境,这一真实存在的地名已在苏轼诗中带上了个人化的情感色彩,从公共意象转化为个人意象,是象征意义上的“梦”:它不再指代具体的仇池山,而是苏轼心中的告老归隐之地,并在很多时候等同于同样地处西南、青山连绵的蜀地,他的故乡四川。杜甫咏仇池山是即目即景的实写,对这一地方并无特殊的感情。苏轼则不然。他并未去过真正的仇池山,仇池因而是“梦想”。颍州任上的苏轼,人生之路走过大半,经历过乌台诗案后的黄州贬谪、元祐更化时重招回京任翰林学士的荣耀,此时又外任地方官、继续江山间的漂泊,不免易生沧桑感怀,归隐还乡的渴望也愈加强烈。诗中出现了诸如“此生终安归,还轸天下半”(13)的感喟。此时出现的仇池之梦像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仇池”因而成为苏轼表达归隐之思、还家之梦的象征性词汇:“梦中仇池千仞岩,便欲揽我青霞蟾。且须还家与妇计,我本归路连西南”(14)、“万古仇池穴,归心负雪堂。殷勤竹里梦,犹自数山王”(15)、“东坡信畸人,涉世真散材。仇池有归路,罗浮岂徒来”(16)。在空间和时间的双重意义上,“仇池”都是一个理想化的“他处”(17)。
    也正因此,“仇池石”内涵独特,绝非“产自仇池的石头”之意。而其所寓含的象征意义由具体的诗歌文本所塑造,离开了这一文学语境,物之上的寓意便极易流失。南宋杜绾所作《云林石谱》释“仇池石”称:“韶州之东南七八十里,地名仇池,土中产小石,峰峦岩窦甚奇巧,石色清润,扣之有声,颇与清溪品目相类。”(18)苏轼之仇池石确实是由程德孺携自广东(19),然而此处将仇池理解为韶州附近的地名,却完全有违地理实情。后世记载将石的命名纪实化时所产生的误解,显露出一种将诗的虚构性想象合理化的倾向。“仇池”内涵的“特喻性”却也随之流失。有趣的是,苏轼自觉到诗中的想象是假想的“虚辞”,在诗序中称“戏作小诗”,“为僚友一笑”。“仇池”寓意与石的结合,到底是偶然和虚拟的,诗句在“老人真欲住仇池”这一假设性的表述中戛然而止。假若以清醒的现实为观照,“汲水埋盆”的举动是“痴”,“真欲住仇池”的可能性也值得怀疑。然而,假若众位“僚友”代表了外在眼光清醒的审视,在苏轼自称为“戏作”的诗歌空间中,虚构却是合法而自足的。正是在此间,诗人能借微物而咏神奇,在一块石头上实现山水、四季、故乡和梦境之寄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