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长江学术》2015年第201 赵伯陶 参加讨论

    《聊斋》词语借鉴典籍又分一般性使用与针对性借用两种情况。“偶语”,谓窃窃私语,典出《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42)此一词在《聊斋》中凡四见,卷一《聂小倩》:“鲐背龙钟,偶语月下。”(第238页)同卷《耿十八》:“又闻御人偶语云。”(第278页)卷六《丐仙》:“且与诸曹偶语,共笑主人痴。”(第1743页)此三例属于一般性使用“偶语”一词,不明出典无妨。卷四《马介甫》:“家人皆以为异,相聚偶语。”(第1083页)此例“偶语”则属于针对性借用,若不注明出典,则小说中悍妇尹氏在家中的淫威难以凸显。
    对典籍词语稍加变动也是《聊斋》的借鉴方式之一。卷四《绛妃》:“催蒙振落,动不已之珊。”(第1113页)意谓秋风意欲摧毁一切美好事物,无休无止。“催蒙振落”,谓摧残新生者又摇掉将落的枯叶,变化改动自《史记》卷一二○《汲郑列传》:“淮南王谋反,惮黯,曰:‘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43)这里改“发”为“催”(同“摧”),令“发蒙振落”原来比喻轻而易举的取义改变,为我所用。笔者所见《聊斋》各注本皆未引证并加释义,辜负了作者遣词造句中的苦心经营。再如卷四《小谢》:“黑老魅何敢如此!”(第1162页)“黑老魅”,犹言老黑精怪,属于詈语,典出《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死老魅!复能损我曹员数,夺我曹廪假不?”(44)活用《后汉书》中词语,《聊斋》诸多注本皆不注,令原著所承载的文献信息衰减殆尽。
    《聊斋》借鉴前四史词语多属有意为之,明其出典,对于深层次的读者十分必要。如卷一《胡四姐》:“秀才何思之深。”(第293页)“何思之深”,意谓有什么深沉之思,语带调侃,语本《三国志》卷三五《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蜀记》录晋李兴《诸葛丞相故宅碣表》:“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祇,岂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异世通梦,恨不同生。”(45)注本若明四字来源,其间趣味不言而喻。《聊斋》中的词语借鉴前四史,或许只是当作一般成语使用,虽无深切用意,却又非生吞活剥。如卷三《公孙九娘》:“乃指画青衣,置酒高会。”(第711页)“置酒高会”,意谓设置酒肴,举办盛大宴会,语本《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卷四《小谢》:“即移灯往,宽譬哀情。”(第1164页)“宽譬哀情”,意谓宽慰劝解悲伤的感情,语本《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卷四《细侯》:“欲效作一首,恐未能便佳,为观听所讥。”(第1184页)“为观听所讥”,意谓为舆论所讥诮,语本《后汉书》卷三二《阴识传》。卷四《菱角》:“湖南百里,涤地无类。”(第1224页)“涤地无类”,即荡涤无遗,形容乱后无幸存者,语本《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卷五《罗祖》:“远近搜罗,则绝匿名迹。”(第1349页)“绝匿名迹”,意谓踪影全无,语本《后汉书》卷八一《李业传》。卷五《青娥》:“由是遘疾,遂惫不起。逆害饮食。”(第1387页)“逆害饮食”,意谓因气逆而妨害饮食,语本《后汉书》卷一○下《顺烈梁皇后传》。卷七《刘夫人》:“发墓搜之,剖棺露胔。”(第1886页)“剖棺露胔”,意谓劈开棺材露出尸体,语本《后汉书》卷一六《寇荣传》。
    尤其值得瞩目的是卷六《于去恶》“异史氏曰”:“呜呼!三十五年,来何暮也。”(第1716页)“来何暮”,意谓何以来迟,双关对小说人物张飞为读书人撑腰出气的德政的颂扬,语本《后汉书》卷三一《廉范传》:“成都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己。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46)这一借鉴带有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不引书证则难以窥见蒲松龄对于科举取士不公的愤慨之情。然而笔者所见《聊斋》诸多注本皆未出注或引录相关书证。
    词语而外,《聊斋》还有对前四史中整句话的挪用借鉴。如卷四《柳氏子》“异史氏曰”:“荡费殆尽,尚不忘于夜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第1038页)末一句意谓仇恨对于人而言竟如此深刻吗,语本《史记》卷六六《伍子胥列传》“太史公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47)再如卷五《邵女》:“女造次不能以词自达。”(第1323页)全句意谓仓促中难以用言语加以解释,语本《后汉书》卷一八《吴汉传》:“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48)又如卷五《仙人岛》:“福泽诚不可知,然世上岂有仙人。”(第1405页)“世上岂有仙人”,意谓尘世间并无仙人,语本《三国志》卷五七《虞翻传》:“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邪!”(49)以上各例,朱注本与盛注本皆未注引书证,唯最后一例,清吕湛恩注明出典,有益于读者深入体味小说文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