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过去与现在:对杜甫诗歌的个人解读(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 倪豪士 参加讨论

    《江汉》中的老马
    《江汉》可能创作于768年秋末,当时杜甫从夔州下长江,希望从汉江逆流而上到达京城。这个旅途没能完成,因为诗人一年多后便去世了,未及尝试北行。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此诗虽有众多英译版本,其中最著名的可能还是宇文所安的翻译。宇文所安形容这首诗“萧瑟而朴峻”,他解读说:“乾和坤是《易经》中两个最基本的宇宙法则,指天、地;阴、阳。读者分不清是云还是诗人与天共远。这是个奇特的自我象征世界,在老马的形象中达到顶峰,老马如同年迈的官员,在临终岁月应当被照顾而不是被放任至无休止地漫游。”[22]215-216
    在对此诗的再次探讨中,宇文所安提出不同意见。他称《江汉》为“一首奇异的著名诗歌,一首被杜甫生动地将距离感与亲密感巧妙结合的诗歌……在此诗人也是一匹老马,他流离失所、独一无二,他的境遇不适宜于普通老马,与它们不同,他必须跋涉长途。”[23]97
    对此诗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我们可能会注意到,虽然题目似乎将诗歌空间定位于中国中部两条主干河流之间,实际上它偏离了设定,变得模糊:在天地间的某处。时间也同样不精确,尽管第3句的“片云”在第4句提到的“永夜”中或可被诗人看到(也许云被月照亮了?),为何第5句他又接着说“落日”?时间与空间意象的组合创造出了通用而不是确切的时间、地点,以及如同宇文所安所称的“孤独感”。清代学者边连宝(1700-1773)在他的注解中意识到了这一点:“三四并非写景,言以腐儒之身,而与天之片云共远,与永夜之月同孤也。”[24]283
    尽管前半部分创建出悲观情绪和含混的景色,诗歌第5、6句改变了气氛,诗人声称雄心壮志与病情好转使他克服了孤独的沉思。杜甫可能故意让这些都不具体,不然最末联的老马怎么能进入场景呢?宇文所安或已意识到最末联关于老马的暗喻是一个典故,但对此他没有明确指出。然而在笔者看来,这个典故不仅关系到最末联而且关联全诗。诗中“老马”正是朱熹(1230-1300)所谓“缝罅处”,全诗通过它“脉络自开”⑨[25]162。它也是本诗“第二重”意义的关键。
    杜甫所用典故出自《韩非子·说林》: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26]64
    管仲是否以老马象征自己对于桓公的重要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似乎很明确的是,杜甫有意在最后一联表明,他如同管仲的老马那样,仍有能力向唐朝政府提供指导性建议。这与他同样创作于768年的一些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是一致的。
    然而,出现在杜甫另一些诗歌中的“老马”形象提供了其他可能的含义,以下是对五首杜诗所蕴含思想的简要探讨(大致以创作时间为序)。
    首先是创作于754年的古体长诗《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27]232。诗歌以赞美桥陵和县内诸公发端,而后简叙自身困境:不再年轻、仍身无官职、无力养家。接下来两句是问题所在:
    主人念老马,廨署容秋萤。显然,杜甫自喻为“老马”。但此处典故并非指《韩非子》中的识途老马,而是关于田子方有次外出看见“老马于道”,感叹“少尽其力,而老弃其身,仁者不为也”的故事(这个故事最初出现于《韩诗外传》⑩)。换言之,杜甫认为他年轻时曾为国尽心竭力,而今却被帝王以不人道的方式放弃。
    第二首是《病后过王倚饮赠歌》。此诗或作于757年,也或与上首诗相同,作于754年[28]198。杜甫在诗中告诉我们,他刚经历了卧床三月余的大病。在此期间王倚为诗人提供了食物和照料。诗歌包括对自己病情以及王倚慷慨相助的长篇描述,随后杜甫形容自己的精神状态:
    故人情义晚谁似,令我手脚轻欲旋。
    老马为驹信不虚,当时得意况深眷。此处“老马为驹”指另一个常用语,出自毛诗第223首《角弓》:“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以下是詹姆斯·莱格(James Legge)对《角弓》的解读:
    无德之人毫无节制,如同老马一样以为自己还年轻,不考虑自己并无能力做到被期望做的事。他们拥有的一切必须比所要求的更多……全诗为寓言体,国王的血亲和姻亲用以反对国王对待亲族的冷酷。[29]407因而这个典故或许为杜甫在《江汉》中声称的“犹壮”增加了歧义。也许诗人创作《江汉》时意识到,如果真的身处朝堂,他必须“考虑自己并无能力做到可能被期望做的事”,这也暗示杜甫不满于当权者对自己的冷酷处置(被罢黜)。回到本诗,尽管拥有一些消极想法,杜甫在表达自己四肢非常轻便以致“欲旋”,几乎要手舞足蹈后,随之使用了“老马为驹”的典故。任何关于健康不佳难以从政的顾虑仿佛已被诗人抛诸脑后,他从病中恢复健康并再次如马驹般欢跃。
    “老马”一词也被用于律诗《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之中,这两首同题诗作于“安史之乱”中期,759年秋。安西军由大唐名将李嗣业(?-759)统领,他曾镇守边疆十余年,在收复叛军占领的京城时功不可没。杜甫写这两首诗时,李嗣业正在平定相州安庆绪叛军途中。此后不久,李中流矢不幸身亡[30]3297。
    诗歌用“老马”表达对李将军的赞美:
    老马夜知道,苍鹰饥着人。临危经久战,用急始如神。此处“老马”,杜甫取《韩非子》中“老马之智可用”意,称赞李嗣业本领高超以及他对于帝王的重要性。
    第四首诗《有叹》极可能作于767年冬[31]1841,稍早于《江汉》,当时杜甫因吐蕃之乱被困于蜀地。诗曰:
    壮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间。天下兵常斗,江东客未还。
    穷猿号雨雪,老马怯关山。武德开元际,苍生岂重攀。有论者认为,诗中的“老马”从乐府诗“胡马依北风”之意,即,盼望返回北方故土。这匹老马也可能由《韩非子》中的识途老马演变而来。因而本诗似乎是针对当时朝政的一个相当大胆的评论。结合随后创作的《江汉》,杜甫或许深信,很多读者都会把《江汉》和更早同题诗——《诗经》中的《江汉》(毛诗第262首)相互联系,后者赞扬了统治者平定淮夷的魄力和文德。这对时任帝王的代宗(763-779在位)具有特别的讽刺意味,因为他没有能力遏制吐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