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中国现代派诗歌中的“乡土与都市”主题意象(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 吴晓东 参加讨论

    这里形成的近乎一个阐释的循环。我们有些弄不清到底是乡土乐园的失落感决定了诗人荒凉的心理世界,还是诗人内心中荒凉的时代感受使诗人更倾向于认同“荒废的园子”的乡土情境。也许,这是一个没有太大区别的二而一的问题。
    “荒废的园子”是诗人乡土之梦的普遍破灭的一个表征。从此,真正的故乡的乐园只在想象和梦里。这就是故园之恋的永恒悲剧。故乡的乐园的失落加剧了30年代青年人中的普遍的迷茫感和幻灭感,这是一个动荡的年代里所不可避免的历史命运。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荒废的园子”中投射的是一代青年人内心的迷茫感。
    几年后的抗战时期,萧红为这一代现代派诗人的故园之梦唱出了最后的挽歌: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呼兰河传》
    在古老的乡土和现代的都会之间,“古城”获得的是介乎于“中间态”的时空定位。
    从时间上看,它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边缘期;从空间上看,它是乡土向都市拓展的过渡带。这一切决定了“古城”之中蕴含了繁复的文化语义。
    小说家师陀曾经说:“中国的一切城市,不管因它本身所处的地位关系,方在繁盛或业已衰落,你总能将它们归入两类:一种是它居民的老家;另外一种——一个大旅馆。”⑥当代的研究者发挥了这一见解:“人们在其中生活过的城市可分两类,一类犹如乡土,一类如同旅馆。”⑦从这一分类上说,古城是靠近乡土的,在古城中蕴含着乡土的广延性特征。
    对相当一部分现代派诗人来说,“古城”是他们生存的真正的日常空间,古城的生活构成了他们常态化的生存处境。因此,现代派诗人笔下每每出现“古城”的意象。但令人多少有些惊讶的是,诗人们描写的古城的格调是极其相似的。这是一种衰落,凝滞,死水般的景象:
    但长城拦不住胡沙
    和着塞外的大漠风
    吹来这古城中,
    吹湖水成冰,树木摇落,
    摇落浪游人的心。
    逃呵,逃到更荒凉的城中,
    黄昏上废圮的城堞远望,
    更加局促于这北方的天地。
    说是平地里一声雷响,
    泰山:缠上云雾间的十八盘
    也象是绝望的姿势,绝望的叫喊。
    (受了谁的诅咒,谁的魔法!)
    望不见落日里黄河的船帆,
    望不见海上的三神山……
    悲世界如此狭小又逃回
    这古城。风又吹湖冰成水。
    长夏里古柏树下
    又有人围着桌子喝茶。
    ——何其芳《古城》
    在何其芳的心目中,这座北方的旧都是荒凉的,它有着寒冷的气候和沙漠似的干涸,有着夕阳里闪耀着凋残的华丽的城阙和重门锁闭的废宫。它是诗人无法逃逸的地方,在“湖水成冰”以及“湖冰成水”的自然轮回中,古城一如死水般的凝滞。这种荒凉与凝滞,正是乡土的核心特征之一种。又如李广田的《那座城》:“当木叶尽脱,木叶/飘零时,/我重又寻到了/那座城:/城头上几点烟,/象梦中几朵云,/石壁上染青苔,/曾说是/一碧沧州雨。/城是古老的了,/古老的,又狭小的,/年久失修的城楼,倾颓了,/正好让/鸱枭作巢,/并点缀暮秋的残照。”
    无论是何其芳,还是李广田,都在北方古城的空间性存在中体验到一种古老而凝滞的时间感。染着青苔的石壁,年久失修的倾颓的城楼,都昭示了久远的时间流程,“暮秋的残照”使人想到了李白的词句“咸阳古道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仿佛一切景象在遥远的汉代就开始沿承了。卞之琳的诗《西长安街》捕捉的则是“晚照里”长长的影子。“长”是诗中核心的视觉形象:“长的是斜斜的淡淡的影子,/枯树的,树下走着的老人的/和老人撑着的手杖的影子,/都在墙上,晚照里的红墙上,/红墙也很长,墙外的蓝天,/北方的蓝天也很长,很长。/……可是我们却一声不响,/只是跟着各人的影子/走着,走着……/走了多少年了,/这些影子,这些长影子?”意味深长的是这段诗的结尾,空间性的存在一下子转化为时间性的存在,在“多少年”中,不变的仍是长长的影子。它浓缩的,其实是漫长的时间和空间,“长影子”所昭示的,正是一种亘古般的漫长感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