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郭祥正诗学理论初探(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天中学刊》2014年第201 newdu 参加讨论

    二、诗歌语言艺术
    郭祥正十分重视诗歌语言,他指出诗歌的语言应该豪迈奇峭,气势浩荡,同时也要精雅里现出自然,平淡中现出真醇。从音韵方面看,诗歌语言要注意音调的和谐,因此语言的选择必须是谨慎的。
    (一)豪迈奇峭,气势浩荡
    郭祥正不仅在进行诗歌创作时好用气势宏大的意象,如大鲸、巨浪、险山、雷电、长虹、宝剑等,在品鉴诗歌时,同样好用此类意象来传达个人对诗歌语言风格雄壮浩大气势的推崇。和古代许多文艺批评家一样,郭祥正喜用形象化的语言或意象来评论诗歌,常用三类意象来表达对诗歌语言豪迈壮阔、气势浩荡的赞赏。
    第一类是直接使用“椽笔”“大笔”“鸿笔”“健笔”“巨笔”“大轴”“大句”“雄词”“雄文”“大字”“劲笔”等带有宏大、壮阔意义的语词来称赏他人诗歌之豪迈大气,例如:
    独携椽笔发清唱,老鹤昻藏映鸡鹜。[1]165
    手携大笔恣吟览,老句气焰摩星躔。[1]170
    长碑突兀压巨鳌,字刻雄文入模楷……谁曽磨崖记名姓,习之健笔深镌镵。[1]30
    其中“椽笔”一词使用最多,在《郭祥正集》中出现10处。“椽笔”即“大笔如椽”,语出《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6]1765此后,“大笔如椽”便逐渐成为大手笔的代称,郭祥正精简为“椽笔”,用来形容诗歌气势如虹、大开大合的豪壮。不难看出,“大笔”“鸿笔”“巨笔”“健笔”“雄词”“雄文”等词汇均是由“椽笔”改造而来,其意义与“椽笔”相同。
    第二类是用自然意象,通过直觉感悟式的通感描写,将诗歌语言比作奔流而下的浪涛,惊天动地的雷电,高耸入云的险峰,漫天飞舞的龙蛇等,用视觉、听觉、感觉的冲击性来比附诗歌高昂激越的气势和诗人喷薄而出的才情,例如:
    词源奔激吼波涛。[1]30
    词源感激泻江海。[1]182
    崩腾还与海涛深。[1]354
    落笔成千言,霹雳震白昼。[1]104
    胸中策画烂星斗,笔写纸上虬龙奔。[1]156
    滚滚而来的惊涛骇浪奔腾不息,气势壮美,声震天地;振聋发聩的轰轰巨雷,刺人眼目的耀光闪电,给人以视觉、听觉、心理上的巨大震撼;想象中遨游天空的蛟龙大蛇之雄姿刺激着人们的感官。郭祥正以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想象,将豪壮奇崛之风格形象化、具体化了。
    第三类是以战论诗,即用武器、兵马、战阵、战争等森严的气象和恢宏的场面来比拟诗歌的豪迈壮阔。以李白后身自诩的郭祥正不仅在诗歌创作上努力模仿偶像,在心理性格上同样尝试着向李白学习。他喜欢李白潇洒不羁的个性,喜爱李白豪迈奔放的诗歌,然而在“宋王朝重文轻武的背景下,当沙场立功的愿望被科举出仕的现实利益所压抑之后,诗坛立奇勋便成为书生无法实现的英雄梦想的心理补偿”[7]。郭祥正沙场建功的愿望不可能实现,于是只能从诗歌里找到些许安慰,他想象中战争的宏大场面便成了诗歌豪迈壮阔风格的最佳语言表达之一,例如:
    又如窥沙漠,铁骑万余匹。[1]62
    又如崆峒兵,百千森甲铠。[1]115
    洪河喷作三门流,突骑长驱五千匹。[1]225
    留郎更赋多情曲,直欲豪华将杜坛。[1]341
    论归学海方无迹,吟到诗坛始有功。[1]374一望无际的瀚海大漠,金戛玉的战鼓金锣,寒光凛冽的矛戈剑戟,长驱直下的铁骑雄兵,训练有素的马队战阵,运筹帷幄的将帅,这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展现出一种昂扬向上、壮阔奔放的气魄。此外,“诗坛”“杜坛”等词汇显然是“将坛”的仿词,郭祥正将在诗歌领域中独领风骚比喻成军队出征登坛拜将,作为诗歌竞赛中获胜的一方。郭祥正把诗歌创作看作沙场征战,惊心动魄,充满了惊险。
    对如何实现诗歌语言风格之豪壮奇崛,郭祥正指出,可以用“险”字、“险”韵来追求奇崛之效果,达到动人心魄的目的:“能来同我游,险绝共长啸”[1]54,“能诗又敏速,往往造险语”[1]115,“险句卷起谷帘水”[1]161,“高吟成章又奇绝,睥睨韩杜君何谦”[1]174,强调以险峭的语言追求雄浑壮阔的气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