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郭祥正诗学理论初探(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天中学刊》2014年第201 newdu 参加讨论

    诗歌的功能在于抒写情志,那么是否只要是抒情写志的诗都是好诗呢?郭祥正进一步提出诗歌的评价标准,认为诗歌应当有所兴寄,要中正平和,不能伤之太过,要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只有“思无邪”的诗歌才是优秀作品:“李翰林杜工部,格新句老无今古。我驱弱力谩继之,发词寄兴良辛苦”,“明时不作《离骚经》,与君高咏思无邪”,“况攻李杜吟,字字无淫声”。李白和杜甫是郭祥正心中的典范,他们的诗歌格调新颖,句法老成,他尽力去学习,然而总觉得力弱而无法追赶,因为“发词寄兴”实在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郭祥正认为李白、杜甫二人的诗歌是真正符合“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评价标准的佳作,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他也认为屈原作《离骚》,虽也是抒发个人心中之郁结和忠君爱国之理想,但是却怨愤过度,违背了中正平和的原则,不能视为优秀作品。
    郭祥正认为好诗的创作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创作者要自觉地向前贤、他人学习。他认为模拟李白、杜甫等人的创作,与友人论诗谈诗都是在向他人学习。此外还要向书本学习,即用心揣摩儒家经典文章:“五言雅重参二典”,“琳琅谐八音,雅重参二典”,只有这样,创作出的诗文才能雅正庄重。二是要具有创作能力。郭祥正认为,创作者首先要有“心”,由内心而发,“笔下琳琅写心素”,接着作者之“心”因外物感发而“思”,产生“诗思”,只有通过“诗思”将客观存在的物象转化为诗歌中的意象,才能传情达意。
    (二)思维与创作:言不尽意与言外之意
    通过欣赏他人诗作并结合个人创作体验,郭祥正注意到诗歌语言与作者创作意图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距离。我国古代哲学家很早就意识到语言与意义之间存在不对称,“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4]563“世之所贵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5]448即使在同一语言系统内部,语言符号与所要表达的意义也不能形成完全对应,创作者很难使用准确的语言在作品中传达个人的真正意图。这可能并非创作者自身使用语言能力的不足,而是作为工具的语言自身所蕴含着的遮蔽性造成的。郭祥正常常感叹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词不足以尽寄兮托余思于江流”,“诗辞搜亦苦,物状竟难肖。终篇写亭壁,翻惭画师妙”[1]72。
    郭祥正还发现,由于诗歌语言具有较大的张力和包容性,在有限的语言词汇里往往包含无限的内容和意义,因此对诗歌的理解接受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语言上,诗歌中蕴藏的“味”才是诗之精华所在。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学中最富于想象、情感、理想和自由的文学样式,不同于小说、戏剧、散文,它没有足够的语言空间来展现创作者的意图,它对语言的要求最为苛刻。诗的语言是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语言,通过比兴、象征、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而形成诗歌所特有的诗性语言:含蓄、隽永、蕴藉、朦胧。郭祥正认为优秀的诗歌往往具有言外之意,象外之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对诗歌的欣赏需深观其意,而后去意尚味,抛弃语言桎梏,体会其中之味。他认为即使如图画,也只能描摹现时片刻场景,体现现下暂时之像,而场景之外的作者之“意”与“味”便无法展现了,然而诗歌语言的特殊性却恰恰能够弥补这个缺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