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孟浩然的归属与主体风格(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 魏耕原 参加讨论

    三、描写的精密与疏朗
    孟浩然的山水诗不作繁富刻画,是就一首诗的整体言之,这也是他的整体风格的主导方面。其实,他的诗也有精致的描写,细致而敏锐的观察,只是混融在轻描淡写中,不易觉察罢了。他这方面的本领,不刻意显露技巧,比喻、夸张、拟人等种种手法,在他则不轻易亦不乐意使用,不使细致的描写跳出诗来,吸引人的全靠烘托的气氛,显示一首诗整体浑厚的艺术力量。在京都秘省所作“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其所以使群英“举坐叹其清绝,咸阁笔不复为继”(王士源孟集序语),描写细微,同样属于他清幽的主体风格。不仅对偶工整,俨然五律佳句,而且一句天一句地,并且视听兼俱,韵高调绝,一下子让人沉浸于异常宁静的氛围中,似乎体察出宇宙间乃至人生的清幽境界,故使长于五律的京都诗人称绝。其实,这类的描写在孟诗并非偶然一见,前引的“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声”,同样写夏日夜景则从嗅觉与听觉双管齐下;同样属于特定自然的和弦韵律,而有同曲异工之妙。还有《齿坐呈山南诸隐》的“竹露闲夜滴,松风清昼吹”同样是那样的幽静,又和后面的“从来抱微尚”融合无间。可看出他好用“滴”字,一声“滴”能见出大自然夜间的多少微妙,多少清超,多少清净。如果说《经七里潭》:“猿饮石下潭,鸟还日边树”,正如诗人所说“观奇恨来晚,依棹惜将暮”,还带有好奇意味,那么《秋宵月下有怀》写道: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不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秋夜习见的景物,无不缘情而发。望月怀人的心绪分散渗透在每个景象之中。首两句一气流走,怀人的悬念隐然其中。三四句各有两动词,以动显出秋夜的静,已和初唐应制五律每句只含一个动词的呆板迥然有别。而且衬托出待人不至的内心波动。槐影之疏与杵声之急本身隐含一层因果关系:声音无遮故急。两动词分置句尾,既显出句式的变化,也暗含心绪由不安而至于焦急。末两句感慨叙说使心绪回笼所有景物。此诗虽然没有张九龄《望月怀远》纯就望月叙写得浑然清远,然较陈子昂《月夜有怀》只从怀人者的举止单纯叙写,情景交融的手法就丰富得多了。其他如: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万山潭》)
    碧网交红树,清泉尽绿苔。(《来闍黎新亭作》)
    竹闭窗里日,雨随阶下云。(《同王九题就师山房》)
    鸟从烟雾宿,萤傍水轩飞。(《闲园怀苏子》
    水回青嶂合,云渡绿溪深。(《武陵泛舟》)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苔涧春泉满,萝轩夜月闲。(《宿立公房》)
    涧影见藤竹,潭香闻芰荷。(《夏日浮舟过陈逸人别业》)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得青字》)
    竹林新笋穊,藤架引梢长。(《夏日辨玉法师茅斋》)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崖阴常抱雪,松涧为生泉。(《陪李侍御谒聪禅上人》)
    向夕槐烟起,葱笼池馆曛。(《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
    这些对山林泉石、花竹雪月的描写,多是泛舟行旅、或宿山寺、或行役,写自己家园倒不多。意象密集,风格清丽,从小谢一路走来。(13)从中可以看出,对夏天茂密景观比较喜爱,就好像他对黄昏的静景有着特殊的偏好一样。如此清词丽句,往往在一首中仅出现一联,很少有两联以上连续精细的描写,他似乎很注意写景疏与密之关系,以此繁密与清疏相配合,显出笔下的变化。
    再次,他的写景追求疏朗清旷,尽量营造一种整体的氛围,这是介于清空与繁密之间的写法。一是采用笼括性的镜头,一是洗却物象的繁富,从中选择富有代表性的镜头。或者前句出景,下句紧接言情。如言晨雾初开,《早发渔浦潭》则说:“日出气象分,始知江路阔”,眼前顿为豁亮,“分”字之所以极具化繁为简的表现的力量,就在于次句的感慨。言行途的渺茫,《南阳北阻雪》说:“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一望无际的景观,全从平远的空旷写出。孟集中有不少的登临诗,更注意从整体把握景观,《登望楚山最高顶》起首先衬托蓄势,次言平日间的仰望,然后写道:“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先从目尽四维大处着笔,复以大小对比与远景迷茫重笔抹出,阔远中的景物显得逼真,使人大有身临其境之感。《洞庭湖寄阎九》的“莫辨荆吴地,唯余水共天。渺瀰江树没,合沓海湖连”,全是一片茫茫,水天湖海一际,物色不分,辽阔至极。《登总持寺浮屠》:“半空跻宝塔,晴望尽京华。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四门开帝宅,千陌俯人家。”从“半空”中俯视出京华一片大气象,较岑参《登总持阁》的“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就很势均力敌。《早寒江上有怀》则采取夹叙夹写,景情交错的手法: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乡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发端的倒装,使感发的力量笼罩全诗。以下六句,特别是前四句全然不顾五律对偶的要求,在景句前都置以或叙或言情的句子,把景句疏散起来,不仅突出强调了景物的描写,而且增强了诗的抒情性,显示了他的以情兴运转的创作宗旨与特色。他还常借流水对写景,增加诗的运转与疏朗。《裴司士员司户见寻》的“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时间先后的连续性,带来艺术上“透气感”,显得清旷爽朗。或将景情分开,亦有同样的疏朗魅力,《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阳忆旧游。还将数行泪,遥寄海西头”,前四句景而后四句情,由于突出景物的动态,使怀人意绪更为荡漾。
    总之,孟浩然的山水诗有百篇左右,而且名作大都聚集于此,而他的田园诗充其量不过5首,仅占山水诗的1/20。他描写山水有自己的艺术追求,距大谢远而与小谢稍近,而且手法要比大小谢更为多样。又以陶诗的潇散为主而合构成冲澹散朗的风格,不追求局部的精巧,特别注重整体美的营造,在平淡闲远中显示出若不经意的乘兴创作观念。风格清幽旷朗,风神超迈,而散发出格高调逸的韵味与魅力。不仅是盛唐前期江南山水诗人的出色代表,而且为盛唐诗提供了难以追踪的逸品魅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