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地方性的生产:《繁花》的上海叙述(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 曾军 参加讨论

    一、“弄堂”《繁花》:成为场的“文字域”
    《繁花》有着与中国早期网络文学《第一次亲密接触》极为相似的生产机制。它最早是从2011年5月14日开始出现在弄堂网的论坛“文字域”之中的,作者署名是“独上阁楼”(金宇澄的网名)。在随后数月间,长长短短的《繁花》章节便以帖子的形式陆陆续续贴了出来,并与论坛中的其他网民展开积极的交流互动、阐释修改。但《繁花》又与当前的网络文学工业中的作品很不一样。网络文学经过十多年时间的迅猛发展,其生产机制和文学形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第一次亲密接触》时的网络文学还多少具有个人性、娱乐性和手工作坊式的初级形态的话,那么现在由盛大文学等所主导的网络文学平台则已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工业。③因此,与当前这些具有支配性的网络文学生产方式相比,《繁花》所具有的网络性毫无疑问已经太过古典,几近文物了。这构成了《繁花》独特的文学生产“场”。
    首先,弄堂网的地方性强化了《繁花》写作的上海性。弄堂网只是一个极为小众的地方性网站,它的定位很简单,就是“上海人讲自家身边的故事”。它分为“上海历史”、“上海话”、“新老照片”、“小人书”、“亭子间”、“弄堂小菜”、“流金岁月”、“古董摊”及“客堂间”等几个板块组成。其中的“客堂间”是该网站的论坛板块,又分为“我爱上海”、“关于上海”和“弄堂水城”等二级板块,发表《繁花》的“文字域”是“我爱上海”板块中的三级分论坛。从弄堂网的这些特征不难看出,它首先不是一个网络文学网站,因此与曾经的“榕树下”、“起点中文网”以及现在的“盛大文学”等知名网络文学网站相比,它的目标并非“文学”,并不拥有数量庞大的致力于网络文学写作的作者和读者群体。因此,无论是“弄堂网”和作为作者的“独上阁楼”,还是其他论坛网民,都没有陷入追求点击率、追求文字量、追求轰动性等一般网络文学的俗套,没有陷入注水文学、讨好文学、庸俗文学的怪圈。
    寻找“最上海”、“最阁楼”的“过去的味道”,是“独上阁楼”进入这个论坛的初衷,也是其“发帖”(“写作”)的源动力。在5月10日到14日期间,“独上阁楼”间断性地写了不少与上海有关的个人回忆——涉及从1960年代直到1980年代上海的诸多细节,如伸出老虎窗外看到的上海屋头顶、1980年代上海新开小饭店如何挖地三尺“再造”空间、1970年代能讲《简·爱》《傲慢与偏见》的中专老阿姐、大自鸣钟附近E君家的三层阁以及想享受悠闲沪上时光、体验上海味道的W先生,等等。这些段落有一部分后来成为小说“引子前的引言”,并奠定了小说《繁花》的诸多特点:(1)与上海有关的个人回忆;(2)片断式、非正式的上海闲话;(3)基于“上海认同”和“上海怀旧”的文学场域。
    弄堂网保持了不直接暴露自己现实生活真实身份的惯例,但是其中的网民已形成了一个新型的具有网络匿名属性的熟人社会(“社群”形态的出现正是以这种共识和认同为基础的)。他们共同回忆、分享、完善个人经验和记忆,品味残存的上海味道。因此,网络之于金宇澄的《繁花》恰如同小说中频繁出现的饭局一样(虽然大家绝大多数并不认识,即使认识也保持网络的游戏规则,并不相认),它的游戏规则是趣味相投。从《繁花》的写作开始直到现在,论坛中出现的与金宇澄交流的网民身份尽管不是很确定,但从其发言来看,主要有文学研究者、出版编辑人、上海文化人以及其他较高的文化层次和认识水平并且对上海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意识的“上海人”。弄堂网并没有将《繁花》一下子投入“无名而匿名的网络汪洋大海”,而是将之引入倍感温馨的“上海人小圈子”。用传播学的术语,弄堂网中的这些“熟悉的陌生人”做到了“分众化”,也由此而“小众化”了。
    其次,“独上阁楼”(金宇澄)的作者身份也是形成《繁花》独特性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独上阁楼”有别于已自觉被纳入网络文学产业的生产机制之中的写手:他“码字”,一旦开始写作,就形成了每天一小段、一小节的写作惯性,但他不受网络文学的“类型”束缚,由此也与当前流行的“玄幻”、“穿越”、“官场”、“青春”等绝缘;他也“讨好读者”,自称“我的初衷,是想做一个位置很低的说书人,‘宁繁毋略,宁下毋高’,取悦我的读者”④,努力挖掘记忆中那些“最上海”的味道和细节,但他并不因此而追求点击率和受众量,也由此在写作过程中始终能够保持住自己的写作初衷,形成“讨好但不媚俗”的特点。而另一方面,作为资深的纸质文学把关人(《上海文学》杂志社的副主编)、一位有着长期写作经历的创作者的身份,“独上阁楼”(金宇澄)既不像某些严肃文学作家自觉拉开被视为通俗文学的网络文学的距离,又不像陈村那样以专业作家的身份“实名”展开网络写作,他选择了“匿名”的网络文学写作的惯例,并充分享受了这种写作的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讲,“独上阁楼”(金宇澄)正是充分调用自己作为专家作家和文学把关人的几十年的文学积累,以长篇文字、上海闲话的网络化碎片式写作的方式,成功实现了严肃文学对网络文学的逆袭。
    再次,“弄堂”版《繁花》具有网络文学生产最为重要的“互动性”,即自始至终都与“读者”保持着密切的交流。这一互动性因“弄堂网”的小众化和“上海趣味”以及金宇澄自身的文化积累,使得这一互动尽管“非正式”,但并不落俗。尽管金宇澄从一开始就自谦说将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但他的整个文学水准和艺术旨趣却相当之高。整个“弄堂”版《繁花》从5月10日(而非5月14日)开始的互动内在地构成了“关于《繁花》的《繁花》”,即所谓“元小说”成分,它通过与各位网友之间的讨论、争论,不仅交代了《繁花》写作的最初动机,艺术表现形式的选择,人物身份、情节设置、主题结构等重大问题的思考,而且还包括作者自己和读者对小说的评论。比如有关《繁花》的创作缘起,先是“独上阁楼”与网友们有关上海城市文化意蕴的讨论,从宜山路地铁3号转9号线的设计开始,突然联想起张爱玲;从老电车公司,讲到现在的香哥里拉酒店,从常德路的弄堂想起此前1970年代认得的一位美人小金宝(——特意写到1990年代末再次碰见小金宝,看到伊在陕西路延安路转角天桥下摆服装摊,这一细节直接转化为小说《繁花》中陶陶及其老婆芳妹、情人小琴之间的职业身份);5月13日,“独上阁楼”的帖子标志着《繁花》写作真正的酝酿,“慢一点写”、“老老实实地回忆”、“复式腔调”以及“近看远眺”的姿态,尤其是“现在是啥时代,还有这样讲话的?”对上海话方言叙事的异乎寻常的敏感和尝试的冲动,正是我们理解《繁花》的关键所在。“马路菜场唱市面,各位阿记得。”《繁花》正是从此处开始着墨的。在随后的写作过程中,还有数次直接关系到《繁花》写作艺术特色的讨论,如5月19日有关“如何进行上海话写作”的讨论、5月29日至6月1日有关“是否进行分行写作”的讨论、7月22日开始主人公从“腻先生”改为“沪源”的声明及其引发的讨论、8月3日有关《繁花》与王安忆《长恨歌》的比较、8月5日与《海上花列传》的比较以及网友对故事两条线索何时和如何交汇的期待。
    这里最为重要的事件是,9月10日写到20万字时,“独上阁楼”作了一个总结,同时网友也表达了“宏著早日出版”的祝愿,这一细节标志着“独上阁楼”在写作一半左右的时候,已经开始着手考虑纸质文学的出版了。到10月17日,小说写到三十几万字时,“独上阁楼”接受朋友的关照(“最好不要全部贴出,对书有影响”)正式准备撤出“弄堂网”。10月31日,“独上阁楼”正式告别。很显然,如果说5月14日的起点算是《繁花》网络写作的开端的话,那么,从9月10日起,无论是“独上阁楼”(金宇澄)还是网友们,都开始将之作为“严肃文学”来看待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